今年两会期间,青少年体育发展内容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表示,应该充分发挥体育在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培养顽强拼搏、不惧挑战的精神气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学校、社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青少年搭建更好的体育发展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育为青少年健康助力
全国人大代表、华佗五禽戏传人陈静一直致力于华佗五禽戏在基层的普及、推广,她更加关注这项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传统养生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陈静对记者说,之前在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亳州市体育局的帮助下,上海体育学院和她的团队共同参与了“校园五禽戏”的编创,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设计全新的动作和组合,更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让青少年喜欢健身气功、习练健身气功,拥有强健的体魄,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也才能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有50余年习武生涯的全国政协委员、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振河介绍说,“去年我去了很多地方调研,记得在井冈山一所小学,我还和喜欢太极拳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调研中他发现其实很多学生都特别喜欢武术,喜欢太极拳,但学校没有专业的武术老师,他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到外面学习,很不方便。杨振河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普及工作,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让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资料图
在杨振河看来,武术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最大特点就是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气神。具体到杨氏太极,其外柔内刚、劲运于内、内外相合、节节贯串,“蕴藏”的状态本身就自有一番道家哲学的意味。
杨振河说,让传统的太极拳武术走进校园,培养孩子的尚武精神。他说:“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从文、武两方面着手。不仅是把优秀文学经典带进课堂,还要把传统文化内容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之中,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太极拳武术广泛引进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并通过习练太极拳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杨振河认为,太极拳武术走进校园,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专业人才,要落到实处。在做了大量调研后,杨振河建议,为了让武术真正走入中小学生的课堂,国家要加大对武术的支持力度,对武术课时、教程师资、考核等作出硬性规定,同时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讲究方式方法。
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表示,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培养人们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的体育规则和精神,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看待胜利和失败,如何顽强拼搏、提升抗压能力,这才是体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多元价值体现。李玲蔚同时强调,疫情期间不少青少年和家长、家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况,体育无疑是舒缓这种情绪的最好手段,运动可以让孩子们放松,增进家庭交流,培养孩子竞争意识、舒缓压力。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