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上海——打造“小银球大民生”的上海样本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8-26    作者:陈敏

球拍挥舞,银球飞旋。闵行区大零号湾体育馆崭新的乒乓球馆内,10岁的李宸睿一记巧妙的回球,引得球台对面71岁的钱坤忠连连喝彩。这一老一少在乒乓球台两侧相视而笑,年龄的鸿沟在跳跃的小球间悄然消融。

7月6日,上海40摄氏度的高温,球馆内同样热火朝天。数对这样的老少搭档挥汗如雨,备战即将到来的区级“大手牵小手”趣味乒乓球选拔赛。

在上海各区县,主题多样的群众乒乓球赛周周上演。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国球两进”活动近三年在沪的蓬勃开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空间再造 构建“15分钟乒乓圈”

上午11点多,黄浦区南昌路44号的瑞金二路街道社区服务综合楼地下室,两张乒乓球台前的几位老人还在意犹未尽地挥拍。“以前我们都是去黄浦体育馆打球,现在家门口也有球台了,开心!”

这里是市民健身驿站分站兼社会体育巡防员的站点。随着“国球两进”活动的开展,街道了解到附近居民的需求,特意腾出地下室设立了“福瑞里健康驿站”,放置两张乒乓球台。“一经开放就供不应求,小程序预约都要排队。”这里的志愿者笑着“抱怨”。

这样的“弄堂运动场”存在于上海许多社区街道中,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

社区通过“螺蛳壳里做道场”,让市民享受到“小而美”的体育服务。徐家汇公园小红楼东侧下沉式广场内,家住旁边小区的张阿姨表示,这里原来是公园的“边角料”,自打多了两张球台,既满足了她们锻炼的需求,也不会因为打球产生噪音扰民,“相关部门真的是花了心思的。”

“国球两进”系列争霸赛松江站的比赛场地、五茸体育中心乒乓球室则位于茸北农贸市场楼上,让参与者都体验了一把“楼上比完赛,下楼买个菜”的便捷与乐趣。

自2023年上海启动“国球两进”活动以来,一张覆盖全城的乒乓赛事网络迅速铺开。截至2024年底,这项活动已实现“百镇千台万人”的全面升级——覆盖全市16个区、216个街镇,年均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两年下来,所投放近3000张球桌遍布社区、公园和商圈,彻底解决“场地荒”的痛点,构建起触手可及的“15分钟乒乓健身圈”。

老有所练 银发活力在球台迸发

15分钟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品质生活的量度。对于老龄化率达37.6%的上海,“15分钟乒乓健身圈”让老年群体激发出澎湃的银发活力。

青浦区争霸赛200余名选手中,老年选手比例超过40%。普陀区长征镇的一个镇级老年乒乓球赛事,吸引了201人次报名参赛。“国球代代传承,也激励着我们普通老百姓拿起球拍。”静安区争霸赛上,77岁的董福泉说。

上海的乒乓球赛事活动在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和需求,让更多老年人在球台边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参赛年龄上降低门槛,采取年龄无界化,或是通过混合团体赛制打破年龄壁垒。青浦赛区200余名选手中,年龄跨度从10岁到65岁;闵行七宝镇的赛场上,15岁的学生与60岁的退休干部同场竞技;静安彭浦新村,77岁的老董与11岁的小李成为忘年交。这些“三代同堂”的场景,生动诠释着乒乓运动的全民性。

体卫融合 “乒乓疗愈”新探索

周四下午两点,李学海准时来到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和约好一起来打乒乓球的20多位帕金森病友打着招呼。他患帕金森病近20年,一年多前因乒乓球而更多地走出家门活动。

这得益于上海2023年底开始的“乒乓战帕”系列活动。乒乓球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是极佳的“运动处方”,能锻炼手眼协调和肢体配合,改善运动障碍,缓解焦虑抑郁等。这项活动已举办两届,并设立了包括周家桥街道、黄浦体育馆和好望角医院在内的三家“帕友之家”,成为“体卫融合”的公益样本。

在上海,乒乓球被列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重点推广项目,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体卫融合”。不仅如此。2024年11月,旨在促进老年人健康的“老有所练”乒乓乐园项目在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健康认知概念空间启动。项目汇聚市体育部门、老年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协会及卫健委、民政局等多方资源,融合流行病学研究与社区体育实践,力求打造新型社区体育养老模式。每周由上海体育大学专业教练指导技术,同时社区医护人员同步开展健康监测、疾病咨询及运动风险评估,形成“运动干预+医疗支持”的闭环,成为体卫融合推动老年健康的重要探索。

文化沉淀 乒乓运动深化城市认同

当李学海和帕金森病友们每周转战三个“帕友之家”以球会友时,张秋华都在现场为他们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乒乓球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改变,更多是多巴胺,是那种志同道合的归属感。”指着场边手臂骨折却坚持来打球的高阿姨,张秋华感慨道。

上海目前有超6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部分为乒乓球专项指导员。作为其中的一员,张秋华从小就爱打乒乓球,如今仍以选手、国家一级裁判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活跃在球台旁,是“国球两进”从政策转化为全民实践的关键执行者,承担着赛事中执裁协调,日常指导中以专业技术降低参与门槛、普及推广、设施运维等多重角色。

小小银球跃动在上海的弄堂巷陌,闪耀在每一处城市肌理间。位于黄浦区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为城市带来更为深厚的乒乓文化底蕴。从2019年开始走进校园、社区的全国巡展,到持续不断的“国球大讲堂”,走遍上海的“乒乓校园行”的深化教育,再到“国球润疆·健康未来”乒乓文化专题展,作为国际乒联博物馆与中国馆的双重载体,这里不仅是全球乒乓文化的收藏中心,更是上海推动“国球两进”落地的物理枢纽,也是“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价值放大器。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