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以“全民健身日”为引领打造全民健身领域“中国品牌”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8-25    作者: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王晓阳

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开始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截至目前,“全民健身日”已经走过17年,逐渐成为全国体育健身爱好者的节日。

新修订的体育法规定,从2023年开始,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体育宣传周”。体育总局进一步擦亮“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品牌,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标志性、人民性、引领性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以更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以更宽视野推动协同融合发展,以更实举措回应群众所需所盼。 

从“日”到“周” 内涵更为丰富

从“全民健身日”到“体育宣传周”,不仅是对全民健身工作时间、空间上的延展,还是以体育宣传周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和践行科学健身理念,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从“单日聚焦”到“周月浸润”。按照“体育宣传周”统一部署要求,从2023年开始,“全民健身日”活动强调长期效果,将全国性活动分散安排在“体育宣传周”前后,营造更具延续性的体育氛围,在其带动和引领下,全国各地也因地制宜进行了创新,以江苏张家港为代表的很多地方将8月打造成“全民健身月”,从月初到月末,安排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从“单一参与”到“多元覆盖”。时间空间上的扩展,有利于让“全民健身日”的服务覆盖人群延伸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公园,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老年、企业职工等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后,体育总局会同全国妇联开展2025年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会同中国残联举办第15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举办村舞、村跑等“村字号”赛事活动,推广“川籍农民工运动会”“快递小哥健康操”等经验做法。从“体育本身”到“产业协同”。近年来,体育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游”活动,挖掘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发挥其聚人气、促消费、带发展的作用。以江苏省足球城市联赛(“苏超”)、浙江省篮球城市联赛(“浙BA”)为代表的基层群众赛事活动的产业协同能力凸显。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江苏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凸显品牌特色 发挥带动效应

在打造“全民健身日”品牌过程中,体育总局每年精心设计年度主题,深化活动内涵,设立全国主会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此形成“一地举办、全国联动”效应,辐射带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举办丰富的活动,提升品牌引领力与全民参与度。

每年精心设置主题。“全民健身日”作为一项已连续举办十七载的长期性活动,努力克服形式固化、内容趋同的问题。通过精心策划、赋予每届活动鲜明且富有时代感的核心主题,有效激活作为品牌活动的内生动力,持续提升活动吸引力与感召力。如2022年“全民健身日”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主题;2024年恰逢巴黎奥运会年,提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开展全国主会场活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目前全民健身工作的突出问题。为树立标杆、示范引领,近些年体育总局坚持在“全民健身日”精心设置多个全国主会场,有效辐射带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同步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以2023年“全民健身日”为例,体育总局分别在北京、吉林、陕西、上海、安徽设置主会场。在其带动引领下,当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类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8月8日前后,全国各地共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400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超过650万人。

推广运动项目 传播体育文化

近年来,体育总局加大在“全民健身日”前后推广运动项目,深挖体育文化内涵,讲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升公众体育素养与文化自信,夯实全民健身的文化根基。

扩大重点项目覆盖面。“三大球”、冰雪项目、新兴户外项目在丰富我国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夯实竞技体育根基,拉动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总局加大对“村超”“村BA”“村排”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三大球”赛事活动的支持、宣传力度,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活动已在全国880个县域广泛开展,10216支球队的186087名业余球员参赛。挖掘全民健身多元价值功能。通过“体育+”“+体育”,丰富全民健身内涵,挖掘全民健身功能。体教融合方面,聚合有关单位资源,开展亲子社区运动会,培养良好体育家风、班风、社风。体卫融合方面,加强与各地卫健、疾控等部门的合作联系,结合“体重管理年”、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探索“体+医”“医+体”新路径,让“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风险防控 守牢安全底线

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每年“全民健身日”前后,全国各地组织很多活动,参与人数多、风险隐患大。体育总局把安全风险防范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安全工作。每年“全民健身日”前后,指导各地采取印发通知、审核方案、会议强调、现场调度等方式强化安全风险防控。

有针对性地出台安全建议。“全民健身日”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天气,体育总局每年会要求各地加强高温酷暑天气的应对,通过改为室内场馆开展、活动时间调整、现场放置喷淋设备或冰块等方式,确保高温条件下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推动赛事活动安全规范发展。2023年,体育总局推出了《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等四项行业标准,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标准化建设,提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水平。去年,《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国家标准发布,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今年“全民健身日”前,体育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实施项目化精准管控,做好引导和培训,压实跨部门协同责任,为蓬勃开展的户外运动保驾护航。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