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福建省南平市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出台了《“健康南平2030”行动规划》《健康南平行动实施方案》《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文件。为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建立完善健康素养和行为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健全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支持各县(市、区)打造具有山水特色、人文优势、民族风情、区域优势和行业特点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实现“一县一品”,持续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社会事业民生补短板工程,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建制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网络体系建设。
随着“水美城市”、2022年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全面推进,南平市武夷新区、武夷山、邵武、顺昌等地大型体育场馆陆续建成,健身绿道、登山步道、体育公园、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设施投入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9年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体育场地数量7635个,人均场地面积为2.29平方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83.20%,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79.68%。
南平市充分发挥山林资源覆盖率高、空气优良的生态优势和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赛事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结合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假日和重要体育文化活动,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制定《南平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明确了举办时间、项目设置、赛事体系、参赛条件、参赛办法、经费筹措等。2019年举办了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11场次,参赛人数26946人次;举办单项全民健身赛事209场次,参赛人数73306人次;举办了3场由体育总局发起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目前,全市形成了以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南平市摩托车场地国际挑战赛、邵武市斯柯达国际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全国郊野钓鱼大赛、南平市全国自行车爬坡赛、武夷山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南平市全国气排球公开赛、南平市中国龙舟公开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浦城县气排球赛、松溪县湛卢传统武术邀请赛、政和县气排球赛、闽浙赣全民健身系列赛事、邵武三丰故里古道越野赛、光泽农民运动会等特色赛事为主的“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全民健身赛事格局。此外,还涌现出武夷山国际骑游大会、“正荣杯”万人健步行活动、环延平湖10公里健身路跑等特色全民健身活动。各县(市、区)都有2-5项举办年限超过3年的,具有当地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除了县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外,南平市乡镇(街道)、企业、社区、学校等全民健身赛事也较为活跃,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由城市社区居委会自行组织的不少于20人参加的全民健身活动近500场,由行政村自行组织的不少于20人参加的全民健身活动近400场。
2019年,根据福建省体育局的工作部署,南平市组织了全市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10个县(市、区)172人参加》达标测验活动,占总人口的0.0064%;其中,壮年一组73人,达标率100%;壮年二组99人,达标率100%,总达标率100%。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