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陀运动是民间传统健身项目,起始于唐,兴于宋,流传甚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古至今长盛不衰。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普及,全国各地鞭陀爱好者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从小陀螺轻鞭逐渐变成大陀螺重鞭,难度越来越大。河南平顶山市的张新举就是一位爱陀人,“鞭陀是一项运动,鞭打的是兴趣,鞭出的是健康。从小陀轻鞭开始,逐步升级,追求越来越高,心情越来越好!鞭、陀都是风景,人的健康和快乐才是真谛。”
张新举与鞭陀的缘分是从退休开始的。军人出身的他,刚刚退休时一度不适应空虚无聊的生活,胃口不好,经常午觉一睡到天黑,对于干家务和参加户外运动也没有了兴趣。张新举意识到这样不行,应当以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面对自己的后半生。他回忆说:“思想明确了,心态就平静了,我决定从健身项目入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做一个健康老人、时尚老人!”也就从那时起,张新举选择了鞭陀,通过尝试和锻炼,慢慢地爱上了鞭陀运动。
资料图
十几年来,张新举的鞭子越甩越重,陀螺越打越大。为了节约经费,张新举所用的鞭子和陀螺均为自制。开始时陀螺由3斤、5斤、30斤、50斤做起,逐步加大重量。张新举说:“学打鞭陀是一种兴趣,现在制作鞭子和陀螺也成了我新的研究。越研究越有意思,越研究人越有精神。和鞭友们交流是一种分享,参与鞭陀竞赛就成了一种享受!”张新举为制作鞭子和陀螺,潜心研究,付出了劳动和汗水,他在带动鞭陀运动的同时,也给参与鞭陀的人带去了健康和快乐!“打鞭时,全身心参与其中,不仅促进了血液循环,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得到了锻炼,有不少人通过鞭陀‘大肚子不见了’,肩周炎、腰椎病也打好了!”
通过鞭陀,已经年逾七旬的张新举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了,鞭陀不仅让他拥有健康的体魄,也使他晚年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乐趣。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