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赛道燃青春 蓄力向未来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成果斐然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8-15    作者:顾宁 张斌

沈阳奔跑,青春正好。8月1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教育部支持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落幕。

六天前,这场青春追梦的盛宴在沈阳启幕。1118名青少年运动员在走、跑、跳、投、跨、全能、接力等56个比赛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以青春之名奋勇拼搏。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正青春、正阳光、正当时的精彩画面在赛场上不断呈现,向社会传递着属于年轻一代的青春正能量。

“不惜力、不畏难、不服输”的青春答卷

赛场上,运动员们纵情拼搏,全力以赴:夺冠时振臂高呼,落后时奋起直追,团体赛中默契配合,个人赛中挑战自我极限。本届赛事共6项6次改写或追平亚洲少年最好成绩,4项11次超越全国少年最好成绩,646人次刷新或追平个人最佳成绩。

短跑新星陈妤颉将女子100米、200米冠军收入囊中,并与队友在女子4×100米接力赛中收获亚军。这位17岁小将每次出场都引发观众热烈欢呼,这既是对她个人表现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女子短跑未来的期许。以追平亚洲少年百米最好成绩的表现收官的陈妤颉表示:“我觉得状态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回去后要继续加强训练,打磨技术细节,争取创造更好成绩。”

曾在全国锦标赛中带伤完成自我超越的小将严子怡,在本届比赛中再次展现新一代田径健儿的韧性和拼搏精神。伤病未愈的她依然出战女子标枪个人赛、团体赛以及女子铅球个人赛和团体赛。“只要队伍有需要,我定会全力以赴。”严子怡的承诺掷地有声。标枪个人赛中她两枪锁定冠军,团体赛(500克)中以64米55刷新亚洲20岁以下最佳成绩。

女子400米跑道上,石竞沛、石竞沄双胞胎姐妹携手登上领奖台。“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我们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石竞沛的话语中饱含深情。这份情谊既有血脉相连的亲情,也有并肩作战的队友之情,为以速度论英雄的跑道增添了一抹温情。

陈鑫烑在女子滑步铅球团体赛决赛中以19.34米刷新亚洲少年最好成绩:“这超出了我的赛前预期。第一次投出好成绩后,我就想能不能再突破,看看第二次能不能更好。”男子4×400米决赛中,广东队三四棒交接失误,杨嘉接棒后只有一个念头:“拼!”他不仅完成精彩逆转,更弥补了自己未获单项金牌的遗憾。最后一个竞赛单元,四川队尹子豪在男子4×800米接力赛中上演绝地反击,用600米抹平差距,最后200米强势夺冠,彻底点燃全场激情。

赛场上,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7岁的年轻选手们一次次突破自我的身影令人惊喜,他们不仅创下了亮眼成绩,更以阳光向上的姿态、坚韧不拔的劲头,展现出青少年运动员独有的精神风貌。

以“普及推广、深化融合、挖掘人才”为办赛初衷

本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旨在推广普及田径运动,深化体教融合,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相较于其他项目,田径作为校园中易于开展、普及度高的体育活动,却因多重因素制约发展不尽如人意。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体育的诸多价值中包括挫折教育,在胜负较量中,青少年能获得全身心付出后的成长,这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体验。

赛事在项目设置上创新性地增加了田赛团体赛,重点突出竞走、投掷等优势项目,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通过将赛事积分与全运会挂钩、计入全运会总成绩的竞赛杠杆作用已显著显现:不仅极大调动了各地体育和教育部门推进体教融合的积极性,推动各省区市加强对青少年人才和基层体校的重视,更促进各地完善体育特长生选拔与培养体系。

从浙江、江苏、山东、四川等地走出的运动员频频创造个人乃至全国、亚洲最佳成绩,其中既有体教融合的典范案例,也有新型体校培养的优秀代表。以山东桓台县为例,当地实行“一校两牌”模式,平日里,学生随班就读,新兴实验学校文化课教师和桓台县竞技体校教练员共同管理学生,体校教练还参与普通学校体育教学和赛事组织工作,实现与校园体育的深度融合。浙江宁波则选择让运动员通过走训模式兼顾专业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北京着力打造新型青训体系,加强“全生命周期”人才梯队建设,探索“双优”训练模式与“双元”培养体系;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体校采用与当地中小学、高中的合作模式,在学校正常学习,放学后到体校训练,外出比赛时学校通过补课、网课等方式帮助跟上学习进度,实现了体教融合下的共同育才。

“体校的功能正在拓展,不仅要培养竞技人才,更要带动区域学校体育发展。”青少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五五”期间将推动基层体校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促进体校恢复与升级转型。

“办赛事、创品牌、赋价值”回应体育强国建设关切

作为首届赛事,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与去年举办的三大球运动会同样具备价值引领作用,希望打造成为青少年体育的“品牌赛事”。

赛事期间,不少“”小孩哥”“小孩姐”成为选手们赛后合影的热门对象。一对来自沈阳的"姐妹花"在赛后与四川队选手合影时表示:“我们也是练田径的,这次虽然没能参赛,但希望能像她们一样在赛场上拼出最好成绩。看完比赛更有动力了,回去一定加倍训练,争取下次站上这个跑道!”

“要让赛事获得社会关注,让青少年运动员成为‘偶像’。”青少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健康、阳光的形象会对同龄人产生积极影响,引导更多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感受体育魅力,让运动成为青春常态,让拼搏进取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为扩大赛事影响力,部分项目创新性地设置在公园、学校和街道举行。男女1500米、3000米比赛在沈阳市奥星学校进行,让在校学生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男、女子跳远决赛选址浑河三号码头,比赛与自然风光、城市气息相得益彰,吸引大量市民驻足观看。据了解,沈阳文旅集团每日还提供3000张免费门票,吸引市民和游客前往沈阳奥体中心为选手加油助威。

赛事还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反兴奋剂教育。组织运动员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让青少年在赛场外接受精神洗礼”;反兴奋剂教育以预防为主,在驻地设置专题宣传,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参赛观念。

赛事未来将结合实际引入创新改革,在坚守推动田径运动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培养后备人才及调动地方后备人才培养积极性这一宗旨的前提下,通过调动更多地方积极性,让赛事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山海有情,梦想无限。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意义远超比赛本身——它既是普及田径运动的“催化剂”,也是后备人才成长的“孵化器”,更是体教融合的“试验田”。期待通过这样的赛事,让更多青少年爱上体育运动,让更多体育苗子脱颖而出,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筑牢青春基石。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