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全民健身)好运动促进青少年好睡眠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4-13    作者:顾宁 宁柒

“青少年睡眠不足是一件非常让人揪心的事情,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能考上更好的中学、大学,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也在无情地压榨孩子的睡眠时间。”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教授尹军说,“学生阶段超前教育和繁重的课外补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休息和睡眠。睡眠时间不足让青少年精神状态不稳定,出现乏力、身体发沉的情况,注意力也会下降。”

0413-睡眠.jpg

资料图

运动促进睡眠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缺觉已是全国中小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中学生已经成为睡眠时间最少的人群。2020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有关研究机构对10省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问题。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科学规范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又进一步强调要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帮助学校、家长和学生做好睡眠管理。

《通知》从七个方面围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提出了专门举措,其中,在三方面涉及学生睡眠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一是在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方面,提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体育课堂,作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二是在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方面,提出“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突出说明适度体育锻炼与睡眠质量有密切的关联性;三是在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查方面,提出“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其目的在于鼓励通过科学运动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改善青少年睡眠质量。

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

尹军表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青少年在参加强度稍大的体育活动时,出现心悸心慌的问题,还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情绪上也会受到影响。从整体而言,睡眠不足对青少年影响很大。尹军说,加强锻炼可以助力青少年睡眠。青少年进行锻炼要从平衡、协调、力量三个方面进行。“没有力量,免疫力就会下降,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呼吸功能、心肺功能和抗疲劳能力,非常关键;平衡性、协调性练习,可以促进脑发展。大脑皮层的发展可以促进平衡协调,防止出现平衡性弱、协调性弱等问题。”尹军说,从体育运动方面解决睡眠问题,有氧是主线、力量是关键,均衡、协调发展。

尹军认为,现在,有些青少年睡眠质量不好,主要是因为压力比较大。他说,由于学业压力,他们会担心明天考什么,后天的卷子有什么,会怕自己忘记完成作业,从而导致睡得不踏实,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让他们学会自己减轻压力和负担。”

尹军建议,睡眠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睡前10至20分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瑜伽练习,或闭目养神,让自己静下心来,帮助心血管系统进入一种安静、静止的状态。

相关链接 五种运动助力睡眠

慢跑:慢跑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谢运动方法,对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预防青少年肥胖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匀速度,主观上不感到难受为宜。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快步行走:快步行走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有氧健身运动。速度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30米,每次步行持续不少于20分钟。每天最好选择在晚上饭前或进餐半小时以后,在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场所步行。

游泳:游泳不仅能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匀称地发展肌肉,锻炼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的意志等。

打篮球:打篮球可训练脑部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还可以提高视力及听力的敏感度,促进全身的肌肉活动及肌肉力量,同时也能训练耐力,改善体形,加强关节的协调及敏捷度,还可以促进青少年骨骼的发育。

爬楼梯:爬楼梯是一项健身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容易开展,且运动量便于调节的健身运动方法。一般采用走、跑、多级跨越和跳等运动形式。可以从慢速并持续20分钟开始,随着体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体能可耐受30~40分钟时,可逐步过渡到跑、跳或多级跨楼梯。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