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体育爱好者节假日期间的观赛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推出了“中国体育国庆档”系列赛事26项。作为全国系列赛事中唯一一个群体项目,本次在广州举办的毽球比赛及展演活动备受关注。
↑资料图
找回比赛感觉
“因为疫情,毽友们都采取居家健身和线上健身互动学习的方式,但是没有线下比赛,总是觉得缺了点激情,一听说要举办毽球比赛,我们就立马准备报名了,参加比赛的感觉太好了。”北京领队冯微激动地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一场高效、高质、高规格的全国毽球比赛为群众性体育赛事做出了表率,本次赛事严格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和比赛应急工作预案,赛前要求所有参赛人员进行健康码查询和测温工作,保证参赛人员安全。不仅如此,赛事服务工作也尽显细心暖心,免洗消毒液、消毒纸巾和医用口罩在赛场服务区均免费提供。
“虽然准备时间较短,但是等着盼着的比赛,怎能不积极一些?”天津队教练、天津市毽绳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丽颖告诉记者,在收到比赛通知后,天津市体育局马上部署落实人员、经费等各项参赛工作,参赛队员听说要举办毽球比赛也都像“打了鸡血”,马上准备练了起来,所以可谓是“一路绿灯到羊城”。
据了解,本次比赛采用“线上+线下”“比赛+展演”的方式开展,除了现场激烈的网毽、花毽竞赛,广大毽友还可以参与在线观赛、在线“炫技”,打破赛事活动时空限制。此前,线上花毽展演已在网络举行。网毽比赛则采取隔网对抗赛形式。“太过瘾了”成了赛场的高频词。“五颜六色的毽球让大家凑在一起,汇聚成一道‘彩虹桥’,象征着幸福生活的美好,赛事给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成绩并不重要,大家能聚在一起找回比赛的感觉,一起交流经验,真的很棒!”来自天津的刘智勇说。
“毽”身生活更美好
“踢毽球身体健康,不仅有娱乐观赏性,还能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挺好的。”来自青海的王国莲说,她刚刚到了退休年龄,发现有些老年病逐渐找上自己,平时总是感觉体力不足,还有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踢毽球两年左右,现在不仅精神抖擞,而且整个人浑身都感觉轻松了很多,没有了腰酸背痛的感觉。
广东的郑锦华和苏淑敏也感同身受,作为夫妻档的他们一起踢毽,一起参加比赛,夫妻感情越来好。他们告诉记者,许多毽友因为喜欢踢花毽,身体越来越健康,人也越来越精神,这正是毽球运动给毽友带来的快乐,也是踢毽的魅力所在。
时而盘踢,时而拐踢,时而磕跳,毽友们脚上的毽球上下翻飞,最关键的是还能上肩、上脸、上头、上脚,花样不断。小小的毽球在运动员脚上缤纷飞舞,仿佛在参赛队员的脚下画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彰显着毽球爱好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次比赛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广东省体育总会、广州市黄埔区教育(体育)局承办,中国毽球协会、广东省毽球运动协会、广州市群众体育指导中心、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广州市黄埔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执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