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足球试点的第六个年头,足球改革发展成果如何?内蒙古金牌运动员是怎样炼成的?疫情防控期间,百姓健身是否受到影响?带着这些疑问,34名记者日前走进办公区、训练场、健身馆、广场、社区和公园,座谈研讨、采访提问、观摩训练、互动交流,用镜头和笔触记录内蒙古体育发展的点滴故事。
足球改革落地有声
2014年9月,国务院召开第七次足球工作专题会议,确定内蒙古成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六年来,内蒙古始终坚持把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持续用力,内蒙古足球场地设施不断完善,每万人拥有1.4块足球场地,较试点初增加了约255%。试点以来,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数量与每万人社会足球场地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足球竞赛活动日益丰富,中甲、中乙职业联赛,“蒙超、蒙甲、蒙乙”准职业联赛,职工足球联赛,U系列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从幼儿园到大学八个系列的校园足球分级杯赛全面开花。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全区学校标准足球场地增加到2100多块,校园足球风雨场馆增加了700多个。
资料图片
在座谈交流中,内蒙古足球协会副主席吴刚表示,“面对足球教练人才短缺、足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内蒙古将继续建立体系健全、保障有力、基础雄厚、氛围浓郁的足球运动发展机制,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全面普及、社会足球丰富多彩、职业足球规范有序的发展模式,加强足球协会组织建设,努力形成组织完备、管理高效、协作有力的协会管理体系,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足球文化。”
座谈会一结束,足球协会各部门负责人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足球人是参与者、建设者,媒体人则是见证者、记录者。接地气,才能真落地。足球改革正在惠及更多群众,讲好内蒙古足球故事让我充满了使命感。”内蒙古日报记者王雅静说。
金牌战队训练有素
此次集中采访中,内蒙古运动员晒出的竞技体育成绩单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走进训练场馆,一派紧张训练、热火朝天的气氛,运动员们正在抓紧时间改技术、恶补短板。
内蒙古各项目队在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抓好训练备战工作,努力蓄积滴水穿石、善作善成的毅力。内蒙古马术队主教练刘同晏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这对于已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把注意力从技战术训练更多转移到了体能准备上,利用充足的时间加强训练,争取在奥运会前把状态调整到最好。”
资料图片
除了加紧训练,各运动管理中心纷纷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测试赛。在不久前结束的2020年竞走项目测试通讯赛中获得呼和浩特赛区女子组冠军的杨家玉说:“从4月15日起,我就随国家队来到武川基地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打好测试赛,一方面加紧备战东京奥运会,希望利用这段时间赢得主动,争取拿到奥运会入场券。”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推动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大放熠彩。2019年,内蒙古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73枚金牌、181枚银牌、238枚铜牌。尽管今年各类赛事受疫情影响仍在推迟,但努力和汗水不会白费,期待内蒙古运动员在下个赛季的出色表现。
全民健身实施有方
满都海公园里,羽毛球、广场舞、踢毽子、健步走、轮滑……热闹的健身场景让记者们目不暇接。
从“要我健身”转向“我要健身”,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全民健身理念不仅走入百姓的生活里,更走入了百姓的心坎里。
在健身气功队长的推荐下,记者们认识了通过健身战胜病魔的传奇人物刘桂英。六年前,刘桂英被确诊患上了淋巴癌,一度绝望消沉,终日把自己关在家里。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广场公园,和队友们一起习练健身气功,调理身体,从健身气功习练中获得了乐观积极的正能量。如今,57岁的她不仅恢复了健康,还带动更多健身爱好者参与运动,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资料图片
自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以来,建立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牵头,17个单位参加的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共谋融合发展大计。“我们确定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满洲里市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地区,逐步形成可在全区复制推广的融合工作经验。”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秦瑛介绍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迅速研判形势,将传统赛事活动模式与线上赛事活动有机结合,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内蒙古全民健康徒步大会、线上亲子运动会、呼和浩特线上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拍摄发布‘抗疫情·居家锻炼有妙招’系列视频,极大满足了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健身健康需求,同时也为推动活动融合开拓了新思路。”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