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拉松比赛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最迅速的,群众参与性最积极的体育赛事活动,当今马拉松已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是着力打造地方品牌影响力,辐射较大,极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项赛事。赛事通过中国田径协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赛事运营方推广,凭借独特的赛道设置,完善的后勤保障和良好的办赛程序,促使这项运动蓬勃发展,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已成为办赛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一、马拉松竞赛
(一)赛前准备
马拉松竞赛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竞赛前期的准备工作是确保运动员参赛安全的首要条件。规程制定、法律保障、组织协调(交通管制、医疗配备、赛事公司、裁判执裁、后勤保障、志愿者组织、赞助商资助、赛事宣传、场地装备、奖品制作、检查实施)以及比赛当天气象、气温等等。本文主要就赛事安全方面进行规范梳理、探究。
1.组委会规定参赛者参赛经历和身体条件
为确保赛事安全举行,组委会发布的竞赛规程中应明确参赛运动员必须具备参赛经历和身体条件的规定。如不允许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参赛者报名。同时通告参赛运动员自身所必须熟悉的安全防范常识,并采取运动员号码布必须备有紧急联系人电话的安全措施。
2.通过赛事医疗保障资源进行全程安全保障
根据赛事保障的第一目标“零猝死”,结合赛道实际保障范围,保障次序等因素评估。系统配置现场医疗指挥部、定点医院、急救医护组、熟练医生、医疗站、游动医疗志愿者、AED、对口抢救医院、120救护车以及救援直升机,还有救护车根据参赛者人数配置数量及专业技能情况、救护车的绿色通道等等,最重要的是确保抢救程序、最佳救护时限的效率,确保赛事医疗保障落到实处。
3.场地设施、运动装备的安全选择
马拉松竞赛是一项考验意志的超长距离赛事,场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赛事安全、竞赛成败。故而组委会在选择时需要严格把关赛道的平整度,精心选择能够体现举办地安全有序、体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促进参赛者在参与过程中心情愉悦、观众喜爱的人文环境。交通管制和运动装备必须作为重中之重。
4.竞赛后勤的全面、准确安置
既然众多人员参与,那么医疗、交通、饮水、厕所以及能量供给、志愿者以及引导人员等后勤工作必须全面、无死角的配套跟上,确保参赛者安全比赛。
5.赛前安全排查
遵照计划所有工作就位后,赛前安全检查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时全面、细致的检查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定准安稳作用,各环节统一启动,相互配合,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全面推进,为竞赛全面保障奠定牢固基础。
(二)赛中保障
赛中是马拉松竞赛工作的实施阶段、是对赛前准备的实战检验。故而竞赛规则保障更是从交通和医务、饮水以及喷淋站等进行了明确的安全规范规定。
1.参与者和交通、医疗
赛事安全须保障所有参与者、包括观众的人身安全,首要的是运动员和官员安全。在举办的一些具体比赛中,须协调好交通部门具体时间关闭比赛使用的机动车道路,在赛道关键点设置提示,使跑者能主观降低赛事风险。竞赛规程必须明文规定:组委会有权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推迟或停止比赛,义务代表或佩戴明显标志的有关人员有权劝阻或终止有危险的运动员继续比赛的权利。比赛中,医务代表或大会医务人员有权对可能出现危险的运动员进行劝退或要求退出比赛,该运动员应立即执行。
2.饮料和自备饮料
由于距离长、时间长的消耗,运动员补水成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比赛规则或竞赛规程都会提出具体要求。天气炎热的比赛中,随时发现缺水要想方设法及时补充,避免参赛运动员在经过饮用水站时无水饮用和降温,造成运动员脱水或危及生命。
3.喷淋站及收容车
为确保赛事安全,若天气炎热,为避免中暑,组委会可安排喷淋站。规范要求第一个喷淋站设置在距离起点处8公里,以后每5公里设置一个,共7个喷淋站。而对于收容车进行物资配置如:喷雾、简单药品、补给、保温毯等。比赛中要求收容车与最后一名运动员一同前进,随时收容,登记被收容的运动员号码。
(三)赛后安全
经过长距离跑完后的运动员到达终点后,此时运动员体力消耗较大、处于极度疲惫状态,需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监督、针对性防范,尽快安置好运动员快速退出通道。
二、马拉松竞赛安全防范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长距离的马拉松赛事,安全是保障赛事的重中之重。因而安全项原则是贯彻赛事始终的基本原则,无论赛前、赛中、赛后必须全面布局、实施有序、安全规范且不折不扣的点面全方位落实到位。
(二)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是保障赛事的基本原则。若无规范,所有的规划、设计、配置就会标准不一、杂乱无章、相互牵扯,甚至出现无法预计的后果,由点带面就会严重影响赛事的安全、有序进行,完全发挥不了对赛事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利于创造竞赛成绩原则
不同地域的马拉松竞赛,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域特色,但是如何有利于运动员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是任何赛事的竞赛宗旨。无论赛事执法者、顶尖运动员还是普通参与群众,对于赛会整体而言,有着创造优异成绩的艰巨任务,而对于个体而言,都有着不断挑战、不断进步的积极因素,故而如何安全、有利于参赛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是竞赛的先决条件。
(四)注重赛事安全宣传原则
一项规模庞大的马拉松赛事,牵扯到马拉松项目发展,当地政府、主管机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方面面。故而注重马拉松赛事安全的宣传,当地赛事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以及赛事的独特性是安全赛事非常必要、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工作。
(五)促进全面健身原则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其中,有力地证明了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参与者通过马拉松训练竞赛达到了锻炼身体、锤炼意志的效果,另一方面,安全的有效实施,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热议、尝试、参与进而达到热衷,扩大了全民健身的参与人群,为健康中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赛事产业与旅游结合原则
随着国家“体育+旅游”政策的贯彻实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拉松赛事+旅游”成为时尚。人们在安全参与马拉松严酷的竞赛后,相互结伴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当地景观,多地品尝当地的名优菜肴、特色小吃,既达到了参与赛事的目的,又随赛事积极拉动了当地消费,有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三、马拉松竞赛防范措施
(一)夯实实施,全面落实马拉松赛事的安全布置
马拉松赛事由于超长距离的考验,故而无论主办方还是参赛者都应做到赛前准备充分、赛中夯实落实、赛后积极预防。规范实施确保点面覆盖是保障赛事的基本保障。
(二)地域文化,赛事安全措施与防范意识的建立
强化思想上增加防范意识,在各部门、各项事项的具体实施、贯彻中防患于未然,层层递补、相互完善,确保赛事无安全隐患。进一步全面拓展、大力宣传地域赛事的特色文化内涵。
(三)人文关怀,安全意识的保护,保障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
长距离艰苦的竞赛,对于参赛运动员,虽有着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但是一杯及时的饮料、一块擦汗的毛巾、一片淋撒的淋浴都会给极度疲惫的运动员以暖心的鼓励、人文的关怀,不但使运动员免除安全隐患、而且提醒、督促群众运动员树立应对安全意识。
(四)大众参与,安全促进全民健身与马拉松赛事的高效融合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全面实现体育强国的有效措施。而安全促进全民健身与马拉松赛事的高效融合,是全面健身大众参与的有力实践。
(五)积极引导,安全促进马拉松赛事+旅游的紧密结合
新时期,体育产业和体育竞赛相辅相成,体育旅游成为深受人们热捧的阳光产业。人们在参与体育竞赛的同时,享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在竞赛的同时陶冶身心、愉悦情怀,“体育+旅游”安全赛事是人们追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全面体现。
结语
马拉松竞赛有着诸多的优点,但马拉松确是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项目,故而建议广大爱好者在参赛时一定要对此怀有敬畏的心态,针对自身条件制定长期有效的锻炼计划和监测措施,加强平时锻炼的积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埋下安全隐患。(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黄文林)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