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江苏省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深化党建引领 红色阵地服务民生凝心聚力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11-20    作者:陈晓昱

作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体育桥梁,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与发展动能,是落实“两企三新”党建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体育事业融入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由之路。江苏省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以下简称“省广场舞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省体育总会引领下,以党建为核心,实施广场舞“一三三三工程”,将广场舞打造为凝聚群众、服务民生的“民心工程”和“红色阵地”,有力推动了江苏广场舞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360截图20251120095220114.jpg

五级组织体系全覆盖 筑牢政治引领根基

广场舞具有群众覆盖面广、活动频次高、社会影响力强的特点,协会聚焦“两企三新”党建强化政治引领的核心要求,构建“省—市—区县”三级党建联建机制,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协同模式实现党组织有效覆盖。在2018年实现设区市协会全覆盖后,持续推进“县有协会、街有俱乐部、村有队伍”网格化建设,2019年区县协会建成率达三分之二,目前正推进街道俱乐部和村级队伍建设。坚持举办三级会长秘书长培训班,形成“六好”“六强”“六善于”争创标准,创新“三个融合”“两个结合”培训模式,提升裁判员、教练员队伍素质。近三年来,省市县三级协会开展公益关爱活动700余场,如2021年“学党史,颂党恩,永远跟党走”展演赛创编13个革命时期作品,构建“以舞学史、以史育人” 的党史学习教育特色载体,推动社会体育组织从“松散团体”转变为“红色阵地”。

党建引领转型突破 赋能基层治理新格局

社会组织须兼顾发展与责任,省广场舞协会在党建引领下实现角色跃升——从单一体育服务提供者转型为多元社会治理参与者。江苏850万广场舞人群中,女性占80%、退休人员占70%。协会探索“行政管理+社会管理+自我管理”三结合治理模式,制定《江苏省广场健身舞管理办法》《广场舞爱好者自律公约》,成立志愿者队伍强化领队管理,将广场舞纳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开展“贯彻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健身舞活动通知精神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配合专项检查指导保障工作常态化,噪音扰民投诉量连年下降。培育“五大员”志愿者队伍(全民健身指导员、公益培训好教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创建劝导员、社会治理宣传员),形成“一员多能”基层治理新力量,推动体育服务精准触达,广场舞场景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近年来,省、市、区各级广场舞协会积极联合社工部、妇联、文明办、公安局等部门,以广场舞为载体创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在抵制邪教、防范诈骗方面成效显著。通过编创防诈广场舞《请您别上当》深入街镇社区开展公益培训,与无锡公安连续两年合办反诈广场舞大赛,将抵制邪教、防范诈骗的宣传教育巧妙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既强化了家风家教建设与法治科普,又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对邪教渗透和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彰显了广场舞协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与责任担当。

360截图20251120095229914.jpg

“四个五工程”标准化运行 打造群众工作新阵地

协会立足广场舞服务属性与党建群众立场契合点,引领体育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实施“一三三三工程”:以文化建设为主线,打造民心、健康、幸福“三大工程”,构建全民健身、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三大平台”,培育传播健康、文明、幸福的“三大大使”。每年根据形势确定主题强化“三热爱”教育,2025年创编“传承抗战精神,跟党奋进新征程”主题广场舞,评选《保卫黄河》等省级推广曲目,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组织百万爱好者统一展演。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广场舞“云”直播培训及网上展演活动,累计举办29场公益培训,每场参与人数超3万人,线上培训总人数超78万。建立“四个五工程” 标准化运行体系,创新“五送”工作法(送思想、精神、舞蹈、关爱、课程),组织公益培训大篷车深入基层,2024年在省妇联支持下深入到13个市进行“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五送”活动培训2370名骨干。节日期间组织公益培训进社区,开展跨省文化交流如赴广西开展 “美好生活4+1工程”,以及举办长三角展演赛、全国和美乡村展演赛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江苏省体育总会的引领下,江苏省广场健身舞运动通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广场舞从“无序发展” 到 “规范有序”、从“民生痛点”到“民心工程” 转变,引导爱好者成为“文明大使”,凝聚 “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 共识,为全省群众体育事业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