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项目决赛清远赛区的颁奖台上,一张青春的面庞与获奖选手的笑靥相互辉映。站在选手身边的,正是身着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这一细微却动人的改变,让“全民全运”的口号在聚光灯下变得真切可感。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全运会的温度!”来自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本次全运会志愿者李思彤作为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项目的颁奖嘉宾,难掩内心的激动。她说:“当我把吉祥物递到获奖选手手中时,那份喜悦也甜到了我的心里。”

坐落于广东省职业教育城核心区的清远体育中心体育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从周边10所高校的13万学子中优中选优,组建起340人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其中149名志愿者投身健身气功赛事服务。这些年轻的身影穿梭在赛场各个角落,用专业素养和饱满热情诠释新时代青年对体育盛会的理解。

“虽然忙碌,但内心充盈着快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陈君怡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张淑娴对此深有共鸣:“无私奉献本身就是一种全运快乐。”而在服务间隙,志愿者陈晓玲幸运抽到的全运盲盒猴子挂件,更成为这段特殊经历的美好见证。

这些年轻志愿者不仅是赛事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全民全运的深度参与者和生动传播者。透过他们青春的眼睛,全运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竞技舞台,而是可感可触的全民节日。当大学生志愿者与群众选手相视而笑时,体育精神在人与人之间完成了温暖的传递。
赛事组委会这一创新安排获得了各方点赞。让大学生担任颁奖嘉宾的细节变革,蕴含着赛事理念的深刻革新——打破“领导颁奖”的传统模式,让全运舞台真正回归人民。当年轻志愿者将奖牌递到同样来自普通群众的参赛者手中时,展现的是纯粹的运动之美与蓬勃时代气息的完美融合。这一创新举措推动了全运会从“精英竞技”到“全民共享”的转变。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深度参与,群众选手在赛场上展现风采,两者在全运舞台上的美丽相遇,共同书写了“全民全运”的生动篇章。

这一看似细微的改变,实则体现了组委会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让全运会不仅是竞技的擂台,更成为凝聚社会共识、传递体育精神的重要平台。这样的创新,正是新时代全运会最动人的气象与格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