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闭幕式在三水区文化中心举行。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副市长徐童等出席闭幕式。这场以“活力市运,悦动佛山”为主题的体育盛会,自6月开赛以来,吸引全市五区4219名青少年运动员在15个大项、584个小项中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南海区代表团以9922分、279枚金牌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及金牌总数第一名;顺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分获总分及金牌总数第二至第五名。闭幕式上,大会还向下一届市运会举办地禅城区授旗。
安全筑基 高效护航
本届市运会延续“安全、简约、高效”办赛理念,在赛事组织、场地统筹、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组委会组建由公安、医疗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投入1200余名志愿者及安保人员,实现赛事期间“零安全事故、零有效投诉、零负面舆情”目标,为青少年运动员搭建了安全、公平的竞技平台。
在竞技成绩方面,各区代表团展现出强劲实力。南海区凭借在游泳、田径、举重等项目的优势,以总分9922分蝉联团体冠军;顺德区紧随其后,以9110分获得亚军;禅城区以8860分位列第三;三水区(6621分)和高明区(2372分)分列第四、第五。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三水区的田径运动员赵俊棋在少年乙组男子200米栏决赛中以25秒22夺冠,打破尘封12年的市运会纪录,充分展现出体育后备力量的潜力。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市运会是一次安全、精彩、圆满的盛会,更是佛山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集中检阅,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和省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运市运 双线联动
今年对佛山体育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双赛之年”——不仅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市运会,还将在11月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足球、篮球女子成年组比赛等重要赛事。这一特殊机遇,既是对佛山城市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更成为推动佛山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顺德一中青少年足球学院的李玥馨,切身感受到了机遇难得。6月10日,这位16岁的选手在全运会赛场为广东代表团摘得竞体项目首枚奖牌(女子足球U16组亚军);8月初,她回归市运会赛场,帮助顺德区摘得女子足球A组金牌,以双线作战生动诠释体教融合模式。作为佛山深化“体教融合”的新试点,今年3月成立的顺德一中青少年足球学院,通过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的系统结合,积极探索特色育人模式。
除李玥馨外,佛山还有很多运动员有望在全运会赛场大放异彩。据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初步统计,在今年的全运会竞技体育项目中,将有超过40名佛山健儿参赛,涵盖田径、乒乓球、水球、赛艇等10余个项目。其中,在去年世界乒乓球青少年锦标赛斩获2金、1银、1铜的纵歌曼,今年与队友在世界田联接力赛中两度刷新全国纪录的梁宝棠等均在参赛之列,他们将代表广东向全运会奖牌发起冲击。
市运练兵 省运亮剑
佛山市运会肩负“发现人才、锻炼队伍、积累经验”的使命,更是省运会的预选赛和练兵场。本届市运会参赛选手中超过40%的运动员,将代表佛山参加明年在茂名举行的广东省运动会。以田径项目为例,佛山代表队在2023年省运会上以12金追平历史最佳战绩,展现出强劲势头。而赵俊棋打破纪录的少年乙组男子200米栏项目,将时隔多年重返省运会赛场,这位跨栏新星有望在省运赛场再创佳绩。
佛山体育的人才输送链效应也在国内外赛场持续显现。上一届省运会的“三金王”周智亮、黄婉彤,双双亮相今年的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前者夺冠,后者摘银。纵歌曼、梁宝棠等00后选手,正沿着“市运会—省运会—全运会—奥运会”路径快速成长。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运会的价值不仅在于竞技成绩,更在于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展望未来,佛山将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正如市运会闭幕式上文体节目所展现的那样,新一代佛山青少年正以拼搏之姿,在建设体育强市征程中书写新的荣耀篇章。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