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小棋手对体教融合有更多期许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7-11    作者:葛会忠

进入7月,又迎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的时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这样的时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必经的一段历程。前不久,我前往高考大省江苏接连采访了全国国际象棋新锐赛和全国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在与青少年运动员及其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高中及大学教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实际上,国际象棋作为一项智力运动,在体教融合实践中具备天然优势,也长时间走在前列。从我国培养出来的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开始,诸宸、许昱华、侯逸凡、谭中怡和居文君等世界棋后,以及世界棋王丁立人,都有名校就读经历。他们对于棋艺的追求和治学的态度,也为一代代年轻棋手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如今以“00后”“1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棋手,对于体教融合的需求也正在进阶到一个新的阶段。

出生于2011年的姜昊辰在今年的全国国际象棋新锐赛上夺冠。他现在还是一名初中生,来江苏参加新锐赛前,刚参加了初二地理和生物结业考试。姜昊辰的妈妈说,他们现在出来比赛,行李箱通常是一半用来装衣服,另一半用来装书。即使在比赛期间,学习也不能放下。

出生于2008年的肖同在随后举行的全国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上夺冠,这也是他首次获得成年组的全国锦标赛个人冠军头衔。肖同现在已经是一名高中生,就读于重庆育才中学,该校早在12年前就举办过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而且不局限于国际象棋,该校在人才培养中非常注重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也很有成效。对肖同来说,能够就读于像重庆育才中学这样的如此重视体育的学校,无疑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每一位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都能如肖同一样,恰好可以进入到这样的学校。

无论是肖同还是姜昊辰,他们的专业启蒙都是始于社会机构,也就是市场化、社会化青训在他们运动生涯的早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托举作用。然而,和目前国内已经进阶到较高专业层次的许多小棋手一样,从小学进入中学之后,随着棋手本人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学业等原因,他们对于训练强度、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更高层次需求,就很难再通过社会化青训得到充分满足和解决了。

以前,比如“70后”和“80后”甚至是“90后”的高水平棋手在这个时候肯定已经进入专业队并且以专业队为生活重心。如今,这批出生于2010年前后的新生代棋手却正在经历有所不同的成长路径。虽然他们也都有机会注册到专业队,甚至像肖同这样非常拔尖的小棋手早早地就入选了国家二队。但是在普通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他们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以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养,往往都还要沿着原来的生活路径继续向前走。虽然其所在地方专业队以及国家队的梯队教练也都会为他们提供指导,但是当他们身处校园时,贴身支持并不方便。所以到了这个阶段,正如肖同所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往往是不太够的,自我训练和管理尤为重要。对这些新生代棋手来说,每逢假期往往是他们训练和比赛的黄金期。“假期的时候会抓住机会出去比赛。”肖同说,不比赛的时候就归队训练。 

假期毕竟是短暂的。对于以普通高中和大学为生活重心的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如果高中和高校的高水平教练和运动队资源具备更多选项,不仅有助于拓展优秀运动员的出口,而且还能更好地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和广大学子的现实需求。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