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同事不一样,这篇“我在现场”我是双重身份。这场比赛,我不仅是去采访的媒体记者,还是带孩子去参赛的家长。
这场比赛是中国家庭帆船赛北京十三陵站,这是北京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群众性帆船赛事。去年,我和儿子一起报名参赛,结果第一天下雨,第二天没风,我们俩没玩爽,铩羽而归。今年一看到赛事报名信息,我赶紧定了闹钟准备报名。由于年初做的手术还没痊愈,我是不能上船了,儿子和从小一起学船的“发小”,还有同样喜欢玩帆船的舅舅,用他们的名字组成了“晨风熠浪”队准备参赛。
是的,我不仅是一个帆船专项记者,也是一个帆船运动爱好者,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参加了不少比赛。前几年参加家庭帆船赛,儿子跟在船上吃着饼干踩水玩,我和舅舅掌舵拉帆,现在终于换了位置。用舅舅的话说,他实现了“躺赢”的目标,两个孩子水平突飞猛进,舅舅一路趴在船头看看风景就行了。这爷仨的欢声笑语,让岸上观战的我羡慕不已。
算起来,我已经做了22年的水上项目专项记者,看着中国水上运动一步步普及、开花,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帆船、皮划艇、桨板、冲浪,享受水上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作为项目从业者,这种欣慰的感觉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
这次比赛在6月21日和22日举行,临近期末考试和中考、会考,原以为来参赛的家庭不会太多,至少孩子不会太多,没想到这里依然成了孩子的天堂。负责选手报名的老师说,家长们最开始也很纠结,架不住孩子们的软磨硬泡,也就答应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到青山绿水间放松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没有走专业帆船道路的打算,只是纯粹当作业余爱好,和打乒乓球、跑步一样。巧的是,儿子和“发小”在现场还偶遇了另外两名小时候在同一个俱乐部学过船的小选手,四个小朋友在赛场上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休息时共同分享零食,天南海北聊个不停。水手之夜,他们又把自己的文艺特长拿出来,主持的主持,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旁边飘来的,是组委会特意准备的烤全羊的香味儿。这样的生活,有什么烦恼也都在这有诗有梦,又如此接地气的比赛中,烟消云散了。
如果说这些年跑项目下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以前曾经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水上项目已经逐渐走向千家万户。性价比越来越高的国产器材,服务越来越好的俱乐部,层出不穷的群众性赛事,这些都让水上运动成为日常可以进行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不错选项。作为家长,也作为项目的报道者和参与者,我也愿意继续“沉浸式”享受下去。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