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蒙超联赛”)火遍大草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抢抓主场机遇,以赛事点燃关注,以文化厚植底蕴,以体验触达人心,以“赛事+”方程式催生文体旅商融合“化学反应”。决赛现场观赛人数突破4万,中心城区酒店持续满房,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3亿次……“跟着赛事去旅行”俨然成为今秋通辽最亮眼的引流“金招牌”。

赛事+引流,让参与人气“旺起来”。随着赛事宣传引流、文艺演出助力、旅游商业联动等多项举措协同推进,通辽市6场“蒙超联赛”主场赛事持续掀起全城热浪。在线抢票人次从首场的8万激增到决赛主场的388万,现场观众从首场的21887人攀升到决赛主场的40813人,参与人数和观赛人数屡创新高。赛事影响力辐射辽宁、吉林以及兴安盟、赤峰市等周边地区,各地知名博主与广大球迷齐聚通辽主场,共同为比赛加油助威。通辽市中心城区32家酒店联合推出“蒙超福利”活动,赛事期间持续处于满房状态,酒店总体订单量较活动前增长35%以上,地区消费拉动效应显著。
赛事+票根,让消费经济“活起来”。通辽市文旅、体育、商务等部门联合筹划推动“票根经济”,将赛场热度转化为
实实在在的消费动力。通辽市联动当地近百家文旅企业和酒店商场,推出专属消费满减等优惠活动,实现“一张票根串联多条消费链”。“蒙超联赛”期间,全市餐饮行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8%,出租车订单量同比增加48%。为缓解票务压力、满足集中观赛需求,特设观赛户外广场、大型商场、烧烤店等24处“第二现场”,满足近10万人观赛,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42%,显著激活了夜间经济新引擎。
赛事+场景,让文旅体验“热起来”。赛场内激烈精彩,赛场外同样人潮涌动。群众市集汇聚非遗、文创与特色美食等多重消费场景,科尔沁蒙古馅饼与奶茶免费品尝活动广受欢迎,“通辽文旅大礼包”抽奖环节惊喜不断,有效提升了球迷的体验感与获得感。“蒙超联赛”期间通辽市重点推出20条旅游线路产品、近百项文体旅活动,7家A级景区对持有“票根”的游客进行门票减免。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庆假期推出科尔沁风情园“天天那达慕”、银沙湾“沙海落日音乐会”等67项活动,推动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次与消费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1.3%。为增强互动体验,通辽市公开征集主场演出节目并组织公众投票,以“听劝”姿态真诚“宠粉”,拉满现场观众的“情绪价值”。

赛事+文化,让民族风情“火起来”。通辽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安代舞、好来宝、乌力格尔等非遗资源融入“蒙超联赛”主场,每场赛事前安排近一小时的特色文艺展演,
“通辽主场演出”等话题搜索量超1500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科尔沁文化魅力。通过组织创新编曲,推出多个“蒙超live版”文艺作品,相关表演视频在自媒体平台获赞超500万次,总浏览量突破2亿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代舞、好来宝表演掀起最炫民族风,由科尔沁民歌改编的舞蹈《万丽》、《雄鹰》,歌曲《昙花》、《快语》火爆出圈,引发全网热议与好评。
赛事+歌声,让激情热血“唱起来”。通辽主场的火热氛围,催生了一批本土音乐人的原创佳作。专为家乡球队打造的战歌《热血通辽》一经发布,迅速点燃赛场激情,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百万。由科尔沁左翼后旗音乐人创作的《蒙超力量》,以激昂旋律广受球迷欢迎,视频总浏览量近千万。赛事也吸引了豆包、阿古达木等通辽籍歌手与音乐人倾情返乡,以公益演出方式助力赛场,用歌声表达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进一步强化了赛事的情感联结与文化认同。
一场赛,点燃一座城;一种模式,激活一条产业链。“赛事+”方程式正为通辽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未来,通辽市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跟着赛事去旅行”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为城市发展谱写更多“1+1>2”的精彩篇章。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