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全民健身)一所基层小学的蹦床体教融合路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6-17    作者:顾宁

015.jpg

资料图片

相比于足球、篮球等普及度高、社会认知广的项目,蹦床相对小众。但在浙江宁波镇海区,有一家以蹦床项目为特色的普通学校——张和祥小学,通过体教融合,该校走出了一条特色十足的蹦床发展之路。

早在1978年,宁波镇海区成立了全国唯一以蹦床命名的学校——镇海区业余蹦床技巧运动学校,招生覆盖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年龄段,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2020年,镇海区被中国蹦床技巧协会授予“国家蹦床运动实验区”称号。

张和祥小学与镇海区业余蹦床技巧运动学校仅一河之隔,2018年大众蹦床运动进入学校,2019年两校签署合作文件,2020年1月学校成为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蹦床训练点)。学校祥和蹦床队积极参加全国蹦床U系列锦标赛、省青少年蹦床、技巧冠军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不仅如此,每年向上级体校输送一批优秀的蹦床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成绩显著。2020年11月,张和祥小学被授予“全国大众蹦床体教融合实验学校”称号。学校抓住这一契机,以“跃出祥和、蹦出健康”为目标,将小小蹦床作为体育育人的重要手段,构建了以“小蹦床”为特色的一体化体育课程,不断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探索蹦床运动校园化。

“蹦床运动有空中芭蕾之称,是一项集竞技、健身、观赏和娱乐于一身的综合性运动项目。” 张和祥小学校长王红燕说,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体育人、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创建以蹦床运动为特色项目的学校体育品牌,作为全国大众蹦床体教融合实验学校,勇于实践,逐步成为体教融合促进健康校园建设的先行样本。

王红燕介绍,学校蹦床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为一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拥有一支规模为15人左右的蹦床队,以奖牌数量即运动成绩衡量蹦床运动的发展水平。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蹦床运动发展迎来新机遇,有了新的定位,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学校蹦床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更是一门“体育课程”,不再是面向“个体”,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考核评价不仅是关注运动成绩,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在张和祥小学,每位学生都要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学校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推进方式。蹦床作为一项专业运动技能,纳入课程,分级分类分层进行蹦床课程教学。王红燕说:“第一层级是面向全体学生,每周一节蹦床课;第二层级是面向每个年级25%的学生,对蹦床运动有兴趣并想深入学习的,每周三节蹦床课;第三层级:每个年级10-15%的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内每周三节蹦床课,课外蹦床竞训(日常训练、暑期特训)。第三层级的学生也成为体校后备竞技人才梯队。”

为了保障学校蹦床课程正常有序地开展,需要专业老师的支持。王红燕说:“虽然学校规模小、师资紧,随着蹦床运动不断普及,师资紧缺无可避免。学校尝试将文化课教师培养为蹦床教练和裁判,促进了训学融合。学校成立蹦床教研组,开展常态化蹦床教学研讨,打通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的师资培养机制,引入好课程,输送新思维,扩大视野,赋能成长。目前33名专任教师中,9名是蹦床组成员,其中4名成员已成为国家级指导员及裁判员。这支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成为校园里最靓丽的名片。”

不仅如此,与镇海区业余蹦床技巧运动学校是“邻居”的张和祥小学还很好地借助学校以外社会力量的支持。学校依托镇海区业余蹦床技巧运动学校和镇海区蹦床协会及高等体育院校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促进良性循环。学校聘请多位专家教师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辅导员,为蹦床运动提供专业指导。

尽管有了专业支持,但是对于以“小蹦床”为特色的张和祥小学而言,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老师进行教学。因此,学校尝试“蹦床+科技”,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运动科技”魅力。学校与高等院校合作,探索运动过程数据采集、运动效果与运动健康分析评估,提升训练水平和蹦床教学质量。同时,加强蹦床运动促进儿童心智发展及特殊儿童运动疗法的研究。王红燕说,在校学生上课时会佩戴运动手环,通过监测孩子的心率等数据,看学生是否达到运动负荷,这是实现个性化训练方式的一种尝试,也能更加精准地控制每名学生的运动训练量,同时对课堂安全也有保障。通过专业的科技助力手段和数据支撑,助推蹦床运动科学、精准、高效普及,让学生在蹦床运动中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