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单,山东省共4个县(区、市)上榜,城阳区成功入选,是青岛市唯一入选的区市。这个被不少媒体誉为“足球桃花源”的存在,是怎样推动足球事业发展的?
对此,青岛市城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城阳区把发展足球运动作为增强人民体质的健康投资,全面深化足球改革,构建起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在城阳调研时,对城阳足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城阳经验、青岛做法”值得全国推广。
城阳足球场地设施已经实现了广覆盖。坚持把场地建设作为足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兴建足球场,构建起“15分钟足球运动圈”。2019年建成拥有17片标准足球场的青岛白沙湾足球基地。目前,城阳区共有标准足球场122片,平均每万人拥有2.6片,被誉为“中国足球桃花源”。1处5万座、达到国际足联A级标准的青岛青春足球场正在加紧施工,将承办2023亚洲杯足球赛。足球人才培养彰显高水平。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足球参与率达100%,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9所、特色幼儿园25所,位居全国前列。输送到各级国家队人数达到29人。获得青岛市“市长杯”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99个,囊括总数的四分之三,还获得省级冠军13个、全国冠军1个。
足球赛事活动也已经实现品牌化。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搭建专业品牌赛事体系,每年举办“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中国足协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系列比赛、“阳光杯”中日韩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各类高水平足球赛事活动10余项以上。每年“城阳足协杯”等各类业余比赛3000余场,全区经常参与足球运动人口达到10%。
足球产业驶入了发展新赛道。足球事业蓬勃发展为足球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足球产业对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拉动日益增强,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五年,城阳区足球产业总产出平均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增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