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指导意见、健康广西2030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着眼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开展运动介入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大力推动体医融合,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两类人才充实运动健身指导队伍
据了解,柳州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先导,近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科学健身和运动健康指导人才,具有体医结合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医务人员两类人才数量大幅增加,业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体医融合发展。
自2018年底柳州市体育局与市中医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就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事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两年间共组织20多期2800余人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其中18期聘请该市中医医院专家讲授运动医学和卫生保健常识,并安排模拟示范和疑难解答。县区开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50人以上的,均联系具有体医结合专长的医生授课。
资料图
2019年下半年,柳州市体育局还协调市中医医院编写了常用运动处方手册,并购置了权威畅销的运动处方教材,配发到各体医结合医疗机构。柳州一些医院每年安排医生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修运动医学、康复治疗业务,各县级医院安排体医结合专业医生到市级三甲医院实施挂职锻炼,促进体医领域的人才交流。柳州市中医医院还安排8名专家作为体医融合孵化人才,多人次深入基层共建医疗机构指导帮带,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技能。
三类实体加强体医融合机构建设
科学健身指导、运动介入疾病防治,离不开具体的服务机构。近几年,柳州市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动体医融合机构建设,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社会体育组织、医疗机构三类实体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柳州市体育局整合市属场馆的国民体质监测站,统筹设立柳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中心购置安装大众运动处方软件,既能为市民测定体质,又能提供运动处方和膳食建议,实现了体育健身与健康指导的有机结合。2020年初,柳州市体育局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挂靠一个社会体育组织实施管理,使绝大多数社会体育组织成为体医结合健身指导实体单位。
同时柳州市本级、各县区体育部门也积极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加强体医结合共建共享。据悉,目前全市体医共建医疗机构已达21家,包括柳州市运动损伤康复医疗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中心,、运动医学专科门诊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基本设有康复医学科,中医医院设有治未病中心;一些医院设有运动医学专科。此外,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还成立了运动康复与营养中心,聘请体医结合专家、博士指导,配置多种体能和康复器材,在全国率先创建地级市体校体医结合实体机构。
四种服务广泛开展运动健康指导
为抓好体医融合的终端落实,柳州市广泛采取固定服务、流动服务、互联网服务、服务月活动等四种形式开展运动健康指导活动,让群众更好地享受体医融合建设成果。柳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4个县区国民体质监测站每周固定时间对群众开放,对外公布服务电话,接受群众预约,在满足群众体质检测需求的同时,为受测群众提供体质报告。该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还免费提供运动处方和膳食建议。各体医结合医疗机构辟设专用房间用于运动、体质相关检查与诊疗,多数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能够为相关疾病患者出院报告提供运动建议,12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办健身与健康咨询业务。各体质监测站点、社会体育组织积极开展体质检测、健身指导下基层、进公园、进社区等流动服务活动,方便居民。
资料图
此外,各体医结合实体机构大都开设有互联网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全市能够提供运动健身服务信息的互联网平台达150多个,每年发布各类信息数万条,不少平台与群众互动频繁。柳州市工人医院、人民医院开设的互联网医院能够为市民群众提供健身与健康在线医疗咨询服务。该市体育局每年暑期联合市中医医院、国民体质监测实施单位、市属场馆管理单位组织开展的市民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月活动,将体质检测、运动处方服务、健康咨询、科学健身讲座纳入活动内容,每年吸引近千名群众到现场参加,受到广泛好评。
图片来源:广西柳州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