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健身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去哪儿健身”“去哪儿更好地健身”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广场上运动人群的熙熙攘攘、运动设施的供不应求,这些情境印证着人们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10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为更好提供健身场地供给、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提供了制度保障。
↑资料图
近年来,不论是腾退土地变废为宝,还是利用金角银边让土地增效,大力实施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都是破解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的具体举措。跑步、打乒乓球、踢足球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举步可就的范围内就能实现,“15分钟健身圈”日益形成。另一方面,一些区域也在转变思路,创新健身模式。许多面向公众开放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球场的建设,都在尝试健身服务的迭代升级,多功能互联网运动场馆和智慧体育社区的建成为满足群众对体育健身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健身的快乐。
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是一项民心工程,不同条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参与健身活动的情况不同,开出的“场地处方”不会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无论如何,打造亲民便民、形式多样的社区健身圈,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品质,将是相关单位、部门一致的目标、共同的努力方向。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