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全民健身)筑牢心理防“抑”线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07-10    作者:冯蕾 轧学超

当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体会不自觉产生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这是正常的生理应激反应,也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的社会心理应激源,对大众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情绪不安相当常见。

0710-健身.png

疫情期间,我们的生活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这样局促的空间限制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使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疫情发展上,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人产生心理的紧张感。精神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医学心理学教师朱炎对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对群众产生心理影响是正常的,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起到增强防控状态的效果,但是超强度的应激反应,会产生很多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甚至使人的抵抗力下降。”

面对疫情,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的应对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些人反应平平,做好防护,正常生活和工作,心理上并没有产生太大波澜,有些人则会产生过度反应,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抑郁等症状。朱炎认为,这是由于社会成员之间心理结构差异不同造成的,个体所产生的行为反应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取决于个体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多种原因。例如:中年人承受家庭责任负担重,更易受到疫情影响,女性相比男性,情感更加细腻,情绪容易产生波动,面对疫情也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心理结构稳定性差的个体,容易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失去理性的思考,整个人都会被带入到一种消极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群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

朱炎建议,“个体面对疫情威胁,要筑牢心理防线,如果产生的应激反应表现出过度紧张,甚至抑郁,首先应当进行自我调节,主动去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防止自我过度应激,产生不良身体反应。勇敢去接纳疫情,并且提醒自己,我可以平静地接纳不可改变的事实,尽可能多的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社会心理支持,减少相关疫情负面信息的摄入,并更多加强体育锻炼,让生活回到正轨。”朱炎最后提醒,如发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想法和行为偏离常态,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精神医生的帮助,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图片来源:新华社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