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和拍子的‘砰砰’撞击声让我热血沸腾,疫情转好之后,我每周都要打上三四次,羽毛球既要求跑动又要求发力和技巧,打完球之后大汗淋漓,心情格外舒畅,女儿见我打球这么积极,也要缠着一起去,于是我便有了健身小伙伴。毕竟对孩子来说除了学习,还要精通热爱一门运动,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扩大社交圈,结交新朋友。”马策说。
资料图
家住北京西三旗附近的马策热衷打羽毛球已经八年了,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她便开始带女儿到室外空旷人少的地方练球。她说:“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运动的重要,身体健康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由于疫情宅在家中运动较少,起初恢复练球让马策和女儿都觉得明显体力不支。她说:“每天坚持打1至2个小时,每周休息两天。由于将近两个月没有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刚开始大腿肌肉发不上力量,膝盖酸软,跑不起来,打完一局球,心脏咚咚地跳得好快。肌肉在于锻炼,刚开始的时候的确腰酸背痛,但是长时间坚持下来发现腿上又有劲了,胳膊力量也足了,步伐也勤快了,年轻的感觉又回来了。”
在北京枫丹实验小学上学的女儿马赫兹伟,今年12岁,通过锻炼,她收获颇多。她说:“每次挥拍,每次跑步伐,每次打球,我都会仔细地思考,而且学了羽毛球之后,我的数学也变好了,因为实战的时候需要你用大脑去思考,眼睛去看,思考下一步打哪对手会很费劲。为了适应运动强度,我们一点一点地增加运动量,再把动作巩固复习,大概过了两周之后,我和妈妈开始再学一些新的动作,这种恢复方式还是非常好的。我觉得打球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增强自身协调能力。”
马策说:“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懒了两个月,初入球场前一定要把热身活动做好,此时的我们肌肉力量有所下降,恢复要循序渐进,不可急躁。羽毛球虽然是竞技运动,但我们还是娱乐为主,输赢放到其次,一场球下来,不受伤就是胜利。对中年球友们来说,羽毛球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肌肉力量,而且还锻炼了我们手眼脑的配合,提高了我们的整体身体素质,愿我们‘羽飞’天下。”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