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让正处在冬季黄金时间的冰雪产业蒙受重创,2019-2020雪季草草结束。如今已经进入6月中旬,夏日的气息弥散在街头巷尾,疫情给冰雪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否也如冬天的脚步般远离了呢?
雪票预售不及预期
一个雪季结束后,比夏季运营更先到来的是各雪场下雪季雪票的第一波售卖战。和雪季到来时相比,在夏季购买雪票无疑要划算得多。在过去,雪季后期雪场的资金是最充裕的时候,第一波下雪季雪票的售卖更多的意义是留住老顾客,提高顾客粘性以及忠诚度。但在遭受了疫情冲击的2020年,预售雪票在资金回笼、保障运营层面的意义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般来说,雪票价格每年都会有所上升,而且预售期内价格也逐渐提升,但和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的雪票预售价格普遍有所下调,而且还有雪场出现预售价格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更低的情况。疫情的阴云仍未退去,北京地区的反弹再度敲响警钟,经济形势并不景气,因此尽管雪票价格有了大幅跳水,但雪友们普遍还是持观望态度,毕竟此前各雪场纷纷推出了上雪季的雪票可沿用至下个雪季的政策。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在雪季结束后仍然困锁雪场。
冰雪产业链受损
尽管中国冰雪产业乘冬奥春风有了快速发展,但仍未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许多材料需要进口,由于国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进出口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上游企业出现问题,下游企业纷纷受到波及。此前中国疫情严峻时,北美冰球职业联盟的队员们便面临了冰球杆短缺的问题。
资料图
不仅冰雪生产受到阻碍,冬奥场馆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采购的新型制冰系统、压雪机、浇冰车等设备器材的生产厂家大多在疫情较严重的国家,生产、运输、入境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设备安装调试、场地认证等所需的外籍专家、技术人员近期也难以大批量顺利来华进行现场指导和工作。”崇礼太子城小镇运营经理李敏也表示受疫情影响,太子城小镇预计项目工期至少延后2个月,同时原材料国际采购受到限制,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带来的影响,采购时以国产品牌为主。
冰雪海外游遭冲击
尽管北半球已是夏天,但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高海拔地区都有雪的存在。因此,即使是夏天,还是有不少滑雪发烧友前往世界各地进行反季节滑雪。但在全球累计确诊破800万、国外疫情仍然肆虐的现在,雪场被迫关停,相关业态运行都已中断,包括反季节滑雪在内的海外游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日前进行的国际滑雪云论坛上,来自瑞士、日本、奥地利等国的雪场嘉宾介绍了疫情给国外雪场带来的影响。瑞士国家旅游局华北区经理白松德表示,在同样经历了关停后,从6月6日开始瑞士旅游目的地的缆车、餐厅等相继开始营业,但他同时也表示夏季海外游预计将受到巨大冲击,对于中国的雪场来说,应抓住这一契机发力开拓和培育国内夏季市场。2019年是中芬冬季运动年,双方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但芬兰滑雪协会代表黄卫国表示,疫情对芬兰的对外合作交流造成了影响,给芬兰与国际冰雪行业的合作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不过,尽管疫情的“阴云”仍在持续影响着中国冰雪业发展,却也不能和刚出现时同日而语,阳光总会穿过乌云,重新撒在大地上,中国冰雪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