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清早,山东省体育中心足球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足球爱好者。济南市聋人足球队在这里恢复了训练。在绿茵场上奔跑,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
自山东省体育中心足球公园开放以来,济南聋人足球队的队员们每周日早7点都要准时来此训练。尽管队员们从事着各种工作,但每周日清早的“集结号”总能按时吹响。经过长年艰苦的训练,球队2018年代表山东获得全国五人制聋人足球赛冠军,2019年获得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五人制聋人足球赛亚军。
郑海迪是队里年纪较大的队员,大家都叫他“老郑”。老郑踢的是前锋,他在赛场上的射门欲望格外强烈。尽管有时不是绝佳的破门机会,但老郑还是会勉强射上一脚。“传啊,快传啊!”面对着队友手语的抱怨,老郑只是不好意思地摇头笑笑。作为2018年冠军队成员之一,老郑引以为傲的是自己在比赛中那粒精彩的头槌破门。“踢啊,肯定要踢啊,现在身体条件还允许,我要踢到踢不动为止。”通过队内为数不多可以通过助听器听到声音的荣锐翻译,老郑“说”道。
对于这些球员来说,足球,似乎是他们的一切。每天晚上10点,“济南聋人足球训练营”里都会准时发布每个人在家自我训练的视频——“视频训练:李宗帅第16天、吴红雨第6天、郑海迪第12天、荣锐第14天……”而对此进行统计的,是已经退役的老大哥蒋垒。
“疫情期间,我们都会在家进行训练,包括跳绳、蛙跳、踩球训练,等等。”通过荣锐翻译,队内34岁算得上“小弟”的张萌对记者“说”。“如果没有疫情,我们今年可能会参加全国五人制聋人足球锦标赛。”荣锐显得有些失落。“踢,一直踢!今年踢不了还有明年呢!”老郑拍了拍荣锐的肩膀,对他比划着。
因为自身的残疾,队员训练要付出比常人更加艰辛的努力。蔡敬玲是这支队伍的教练,这位冠军教头不愿多谈,“他们每个人都在追梦,追梦者的道路其实挺坎坷的,把焦点更多地放在他们身上吧!”
以梦为马,何愁到达不了远方。祝愿明年的锦标赛,他们再圆冠军梦!
图片来源:济南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