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缅公路云南段的末梢,有一所鲜为人知的学校,那就是被誉为中国离边境最近的“国门体校”——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2017年,本报记者曾经报道过这所位于国门旁的体校,今年5月底,借云南省体育记者协会“运动德宏”采风活动之机,记者再度走进这所多年坚守体育行业的基层体校。
资料图片
说是国门体校,一点都不夸张。走入学校后院的射箭练习场,校长项志坚指着带有铁丝网的围墙介绍,围墙之外一河之隔就是缅甸,毫不夸张地说,可谓鸡犬之声相闻。就是这样一所边陲体校,曾培养出釜山亚运会铁人三项的铜牌选手段正宇。
在学校后院,4名小队员正在进行射箭训练。项志坚介绍说:“州里面把射箭项目放到我们这个小小体校纯属偶然,2018年首次参加云南省运会,我们所有运动员只有一把弓,却拿到了金牌,教练都是从其他项目改过来的。射箭的设备比较贵,我们每年积攒经费买一把弓,慢慢添置装备,这几年一直搞这个项目,算是坚持下来了。”在这个小小的体校,记者还看到了皮划艇的陆上划船机,原来,畹町体校还开展了大家平时认为比较高端的皮划艇项目,这些设备都是体校到省里面争取来的。
在游泳馆,记者看到了一个小型老旧的泳池,里面四周墙壁由于潮湿长满了青苔,显得十分破旧斑驳,人在里面站两分钟就闷热得受不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畹町体校常年坚持游泳训练,过去是学校自己烧煤为水加温,后来又想了各种方法,保证了运动队伍每天两小时的训练。项志坚介绍,游泳队是学校的强项,连续9年获得德宏州游泳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德宏州参加云南省游泳比赛基本上都是由畹町少体校组队参加,并多次在云南游泳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虽然这所学校的篮球馆和游泳馆看上去略显沧桑,但却烙下一段历史的印记。不过与场馆相比,学校的环境却首屈一指,粗壮高大的几棵凤凰树绽放出火红般的花朵赏心悦目,荔枝、芒果、木瓜等果树环绕校园,宛如果园。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篮球馆、田径场、游泳馆、靶场、五人制足球场、宿舍、食堂等简陋的训练场地和设施依山而建,成台阶式错落有致。界河从山脚流过,与缅甸九谷山水相依,隔河相望。外培班面向德宏州招生,目前在训运动员50余人,专职教练7人。
从1983年建校以来,学校面对训练经费及器材严重不足、训练场地十分匮乏的困难,坚守国境线上的体育训练,多次在省级及州级运动会的不同项目中获得奖牌,向社会培养输送各项目人才600余人,其中向省体工队、铁人三项队、省体职院、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80余名后备人才,为社会培养500余位体育骨干。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