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的 2025年中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普及大赛(山西站)暨山西航空航天模型大会在九龙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区举行。赛事集竞技比拼、科普传播、产业交流于一体,以“普及航模知识,助力低空产业发展”为核心,成功搭建起校园、企业、科研机构联动的桥梁,成为山西以赛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科技赋能培育航空人才
无人机足球比赛现场,山西太原小店区光明小学的18名小队员热情高涨。“孩子们每周利用社团时间训练2次,赛前还组织集训,这个项目能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空间能力和创新素养。”老师乔武阳介绍。9岁队员郭子豪眼中满是憧憬:“我非常热爱这项运动,既能当防守也能当进攻,未来的梦想是当宇航员。”

参加电动滑翔机比赛的山西太原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张洪伟认为,如今所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与航模领域高度契合。“比赛能锻炼抗压和团队协作能力,国家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也为我们拓宽了就业门路,赛场外的无人机应用展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产业活力。”
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李志强表示,学院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赛事。“赛事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航空产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迈向集群发展
赛事期间,山西天策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九龙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区与华舰航空体育科技(山西)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为本站比赛一大亮点。三方联合发起山西省低空产业创新发展联合体,首批集结30余家会员单位,覆盖低空制造、文旅运营、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全产业链,推动山西低空经济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华舰航空负责人李存元表示,强强联合正是政策指引与资源互补的必然选择,航空航天模型运动正是关键纽带,既能培育青少年创新能力,又能丰富产业业态。“‘国企+产业平台+文旅场景’的模式,为赛事和项目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与保障。”
在赛场外无人机应用企业展示区,灭火无人机、火场侦察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参展工作人员说:“赛事为企业与学校搭建了技术对接桥梁,希望通过赛事展示无人机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也能和同行交流合作。

“赛事不仅培养青少年兴趣,更‘根植航空种子,为产业储备人才’。”原空军航空大学飞行研究所研究员邓长春评价道。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航空科技体育迎来发展利好契机。此次大赛正是“赛事驱动产业”的缩影:通过“航空体育+文旅”带动九龙国际旅游区消费,“航空体育+制造”引导企业拓展装备领域,“航空体育+教育”推动高校技术攻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