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全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如约而至,云南省以“全民健身燃动八月,畅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在全省16个州市掀起贯穿整月的全民健身热潮。通过“省级示范、州市联动、多元融合”的模式,累计举办247场赛事活动,既推动体育惠民阳光遍洒城乡,更以“体育+”创新模式激活消费潜能,成为云南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深化第三轮爱国卫生“强体魄”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
本次“全民健身日”云南省主会场活动首次采用双主会场模式。玉溪主会场以为期三天的系列活动,将运动基因植入城市肌理。启动仪式上,亚运冠军谢智代表“志愿彩云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接过旗帜,向全省发出“动起来、共参与”的倡议。随着电子光柱点亮夜空,5.1公里“玉见”主题夜跑鸣笛开跑,2600余名跑者沿友谊路、环山路等城市动脉奔向终点青花街,以跃动身影点亮夜间经济。工间操比赛展现职工风采,羽毛球对决迸发竞技激情,青少年轮滑如风驰骋,足球联赛引爆绿茵热情,覆盖全年龄层的赛事让体育场化作全民共享的活力磁场。如果说玉溪是座夜色与汗水交织的活力之城,那大理就是在山水之间谱写生态运动诗篇。依托苍洱生态画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徒步爱好者汇聚苍山国家步道,以脚步丈量十九峰翠色,将全民健身与“跟着赛事去旅行”深度绑定,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云南实践。
除两大会场之外,云南省共有159个公共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免费开放,昆明、文山等地还积极推动学校体育场地暑期对外开放。“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同步开展,志愿者在全省范围内为群众提供体质检测、运动处方定制和损伤预防讲解等服务,以科学健身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民族特色成为本次系列活动的鲜明底色。玉溪主会场设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园会,滚铁环、打陀螺、跳竹竿、沙包掷准等富含民族风情与童年趣味的项目,吸引了群众踊跃参与;迪庆州举办全民健身民族健身操大赛,14支展演队、9支比赛队近500人参赛,藏、彝等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编排,展现了边疆地区浓厚的运动氛围;临沧市将全民健身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各族群众在体育互动中增进情感交流,以体育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民共享十六城跃动 风情共绘多彩云南
8月的云南,全民健身的热潮如澜沧江水般奔涌不息。从滇池之畔到苍山脚下,从边境村寨到民族城镇,云南省16个州市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资源禀赋,精心打造出“一地一风情”的全民健身日活动,让运动的活力深深浸润云岭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昆明市,2025年“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与春城体育节在融创滇池后海联动启幕。运动赛事、文化展演与消费场景无缝衔接,千余名市民在滇池边的热闹氛围中,既能参与健身活动,也能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休闲惬意。曲靖市则聚焦“便民”,全民健身日当天统筹市县两级17个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篮球、游泳、田径等项目全覆盖,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身服务。
保山市创新采用“1+1+4”活动形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工间操比赛为核心赛事,同步开展颁奖仪式、全民健身成果展示、科学健身指导宣传、体育彩票主题宣传四项配套活动,在隆阳区青华海文征广场,干部职工与市民共同展现健康风采。昭通市则将目光投向老年人群体,2025年“全民健身日”市直单位老年人系列体育交流活动吸引28个单位720余名老人参与,门球、塑质地掷球、乒乓球赛场上,银发健儿们的活力丝毫不减。
红河州泸西县把健身场景搬进生态湿地,“愿景·芬芳源”全民健身健康跑活动吸引千余名爱好者齐聚绿意盎然的湿地,以奔跑姿态拥抱自然;文山州马关县以“边关风情”为亮点,在“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中,第五届“万马奔腾·魅力边关”全民健身日中长跑汇聚1600余名参与者,在边境线上奏响全民健身的乐章。怒江州打造“长效赛事”,8月至9月,涵盖足球、篮球、民族健身操、射弩等9个项目的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在四县陆续开展,让运动热情持续点燃怒江峡谷。
在德宏州,“千人健步走”成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老人与青少年携手完成1公里行程,践行“每天健身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8月更有气排球、篮球、太极拳等40余项比赛轮番上演,激活全州全民健身热情;普洱市聚焦特色项目,思茅城区陀螺邀请赛、轮滑邀请赛吸引62支陀螺队、百余名轮滑少年参赛,民族传统与青春活力碰撞出别样火花。
在楚雄州,太极拳、工间操、跆拳道、柔力球依次登场,不同年龄段参与者精神抖擞,展现彝州儿女的健身热情;丽江市推出“全月服务”,群众体育赛事、科学健身指导、国民体质检测、场地优惠开放同步推进,全方位满足市民多元需求;西双版纳州的“5公里健康跑”吸引12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在热带雨林的怀抱中诠释运动与健康的意义。
16州市风采各异,却共同诠释着“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核心理念。各地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与全民健身需求深度融合,让健身不再只是一次活动,更成为融入日常的美好生活方式。
赛事燃情引爆暑期 乐享云南体旅新章
当全民健身遇上暑期旅游旺季,云南省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抓手,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将体育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其中云南玉昆足球俱乐部8月的4个主场、2个客场比赛,更成为激活暑期经济的“关键引擎”。
自今年升入中超联赛以来,云南玉昆足球俱乐部的比赛一直牵动着全省球迷的心。在玉溪主场,赛事服务保障团队提前谋划,围绕“观赛+消费”打造完整产业链。比赛日当天,体育场周边设置特色美食区、体育文创产品展区,吸引球迷赛前赛后驻足消费;玉溪市政府联动文旅部门推出“观赛+旅居”套餐,球迷可凭球票享受周边酒店住宿折扣、景区门票优惠,不少省外球迷专程乘飞机、高铁来玉溪观赛,赛后前往抚仙湖、澄江化石地等景区游玩,特别是8月23日对阵成都蓉城的比赛,吸引近4000名成都球迷到玉溪观赛,共叙“折耳根联盟”情谊。据不完全统计,玉昆主场比赛日,玉溪体育场周边餐饮、住宿行业收入较平日增长30%以上,部分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而8月的两场客场比赛则带动云南球迷“跨省观赛”,形成“赛事+异地旅游”的消费新模式。
除职业赛事外,云南省247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同样成为拉动消费的“催化剂”。大理苍山国家步道徒步行活动期间,近3000名徒步爱好者不仅带动大理住宿、餐饮消费,还催生了“徒步装备租赁”“山地向导服务”等新业态;玉溪“玉见”夜跑串联起体育场、青花街等城市地标,跑者赛后在青花街品尝特色小吃、购买文创产品,直接为夜间经济注入活力;楚雄“花超”足球赛、德宏“大美陇川系列”赛事、文山“老兵杯”门球、鹤庆“银都半马”、南华“寻菌之旅”定向赛等,都将赛事与当地旅游资源结合,让参与者在运动之余,走进乡村、体验民俗、购买特产,推动“体育+乡村振兴”“体育+文旅”深度融合。
8月8日当天,在云南省全民健身日玉溪主会场体育企业展示区,近30家体育器材商、户外装备品牌、体育培训机构齐聚,开展展示展销活动。“之前一直想给孩子报轮滑班,在现场试课还享受到了赛事专属折扣,直接报名了暑期班。”市民李女士的选择,正是体育消费潜力释放的缩影。
如今,“跟着赛事游云南”的模式正在重塑云南暑期旅游格局。以往游客多以“观光游”为主,如今“赛事游”成为新选择,游客停留时间从平均2至3天延长至4至5天,消费结构也从门票、住宿转向体验式、沉浸式消费。这种“全民健身+职业赛事”双轮驱动的模式,不仅让体育成为云南暑期经济的“新名片”,更为构建“体育+文旅+商贸”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奠定了基础。据测算,8月云南省开展体育赛事活动约300场,参赛人数超20万人次,观赛人数达100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约3亿元。
夯实全民健身根基 助力健康云南建设
2025年云南省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的蓬勃开展,是云南省长期系统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必然成果。从场地建设到赛事体系,从科学指导到人群覆盖,云南正以系统化思维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康筑牢根基。
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上半年云南省安排省级体彩公益金2900万元,支持4个体育公园、2个全民健身中心、2个县级、9个乡镇级、13个村级项目建设,以及8个边境州市边境幸福村体育健身器材配建。截至目前,云南已建成48个体育公园,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同时争取中央公共文化体系补助资金6534万元,补助159个公共体育场馆开展“免低”开放服务,让群众“健身有地方去”的需求得到切实满足。
赛事体系供给上,云南梳理全省1496个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布包括八大主题活动、四大省级群众性品牌赛事、三大特色活动、两大科学健身志愿服务在内的“8-4-3-2”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形成“省级示范、州市联动、基层普及”的赛事格局。今年上半年,云南省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在曲靖启幕,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在马关启动,新年登高、全民健身大拜年等活动覆盖各地景区、街区,让“月月有赛事、处处可健身”成为现实。
科学健身指导是云南全民健身工作的“亮点板块”。依托体医融合建设机制,云南组建“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推出“科学健身走基层”和“科普大讲堂”两大品牌活动,首批180名志愿者中不乏美国国家院士、省内领军专家。上半年已开展3站走基层活动、6场科普大讲堂,直接服务群众近万人;同时推进两批共39家体医融合建设单位建设,云南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亮相南博会,“运动促健康”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如今,全民健身已深度融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赛事活动开展到常态化科学健身指导,从场地建设到体系化志愿服务,云南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全民健身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注脚,在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的同时推动全民健康与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图片来源:云南省体育局供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