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完善选材体系 构建多元机制 中国女曲人才梯队建设稳中有进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11-27    作者:宋菲

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日前在广东云浮结束,来自各省区市的9支参赛队伍、162名运动员上演近50场激烈角逐。赛事收官后,中国曲棍球协会对运动员的整体表现进行多维度评估,进一步完善选材体系,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的人才筛选机制。

1127-曲棍球.png

国家女子曲棍球队负责人介绍,从人才储备的规模和覆盖面来看,当前中国女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正处在平稳发展阶段,这一套人才筛选机制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选材体系多元包容,覆盖维度全面。打破单一赛事局限,构建跨赛事、跨年龄段的人才筛选机制,从参加过全国青年赛、全锦赛、冠军杯、亚洲杯、全运会等赛事的运动员及世界超级联赛集训名单中初步筛选出82名重点关注球员,涵盖一线潜力者、竞争型人才及青年储备力量。年龄跨度覆盖15至33岁,形成“老中青”衔接的梯队格局,确保人才通道的开放性与连续性;二是核心能力与国际接轨,挖掘新生代球员潜能。依据体能、技术、战术、认知四大维度的国际标准化评估框架,15至21岁年轻球员在速度、爆发力等核心指标上表现突出,部分已具备冲击国际青年赛事的实力。同时,发掘出一批短角球专项能力突出、高压环境心理素质过硬的球员,为国家队的战术多元化提供更多可能;三是梯队结构趋于合理,新老互补形成合力。

据介绍,中国女曲当前在后备人才建设上仍存在多重短板,部分年轻球员面对高强度压力时的技术稳定性、决策速度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差距;注册和参赛规则限制影响部分潜力球员实战历练,人才培养衔接机制有待完善;少数球员缺乏国际赛场差异化竞争力,个性化发展不足;青训体系的专业性、数智化水平有待提升,青少年普及程度与世界强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教练员体系与运动员发展协同性需进一步强化。

中国曲棍球协会表示,接下来将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核心球员国际赛事实战历练,为青年球员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衔接机制,打通“青年队到国家队”上升通道;深耕青训工作,完善教练员体系建设;主动融入国际曲棍球现代化发展趋势,以数智化赋能训练与选拔,持续夯实人才根基,全面提升中国女曲在国际赛场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