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将于11月29日启动。本次残特奥会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就是传递了“残健共融”这一理念。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学军介绍,“残健共融”是火炬传递也是本届残特奥会最重要的理念,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全程体现了“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理念。这次的火炬传递是把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员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把大湾区以人为本、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呈现给大家。这其中有三大特点。
一是共用火种、火炬和火炬装备。本届残特奥会与十五运会共用一个火种,共用一支火炬,共用火炬装备,传递规模、火炬手棒数等均与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保持一致。这本身就是向社会传递残特奥会与十五运会同样重要、同样精彩的理念。
二是优化传递路线和组织方式。在传递路线设计和活动组织全过程,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优先选择既体现城市特色,又相对比较平坦的传递路线,比如广州站的传递路线主要是平坦宽敞的阅江中路、阅江西路。深圳站的传递路线全程是滨海公园绿道,并提前完成无障碍改造,制定残疾人火炬手服务保障流程方案,组织专门培训,确保传递路线、活动现场及相关设施的无障碍通行,让残疾人在活动中感受到尊重与关爱。
三是火炬手的选拔。火炬手的选拔涵盖各行业代表和特定群体,特别是残疾人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优秀代表。组委会在残特奥会火炬手选拔方案中明确要求残疾人及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代表占比不少于10%,最终选拔出来的火炬手中,残疾人代表占比约22%,包括视障、听障、肢体残疾等群体,体现了对残疾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残疾人事业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最终的火炬手名单将在11月27日公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