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U20男排、U18男排比赛在广州举行,羊城掀起排球青春盛宴。广州通过承办十五运会赛事,展现了场馆改造与赛事运营的“双轮驱动”模式。

场馆联动:体育强市的办赛动能
在十五运会男子排球赛事中,4大办赛场馆各有特色,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观赛体验,让运动队感受到丰富的体育文化和服务。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是有38年历史的老场馆,历经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如今以“广州红”座椅、专业灯光系统及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成为U18男排决赛场地。
广州体育馆为承办九运会而建,曾举办过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十八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广州赛区)等大赛及汇演活动,成为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体育文化设施。
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馆曾承办过亚运会,为迎接十五运会进行硬件升级、功能优化,结合校园文化融入健康、绿色、低碳元素,打造复合社区型体育馆模式。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作为最年轻的场馆,以无障碍设施、复合社区型设计,体现“科技+人文”的双重突破,承办U20男排比赛。
服务升级:赛事保障的“广州标准”
据十五运会排球项目竞委会负责人介绍,排球竞委会今年2月成立后,迅速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下设12个职能处,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调度有力的工作机制。通过6月开展的测试赛,实现了检验设施、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目标,在室内场馆竞赛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竞赛组织专业化水平。聚焦正赛目标,多次开展场馆调研,定期召开调度会、工作例会、部署会、专题工作会议,强力推进场馆设施、竞赛组织、接待和医疗、志愿者与观众服务等各方面赛事工作开展。志愿者团队“小海豚”的1080名成员,以专业化服务成为赛场亮色。
赛事期间,中国男排主教练维塔尔·海宁辗转于广州四大场馆观赛,深入了解新人的表现。他表示:“我指导中国男排国家队已经两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观看全运会。我真的很好奇,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我想看看有一天可能成为国家队成员的年轻球员(的表现),这是我来这里的最大原因。”他同时点赞了广州的竞赛场馆和赛事运营。
近年来,广州发展排球事业彰显体教融合,“广州实践”逐渐产生化学反应。广州构建“市—区—学校—协会”四级联动机制,推动排球进校园。例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复建男排,与广州市排协合作组建专业教练团队;2024年青少年锦标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乘十五运会东风,广州排球展翅飞翔。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