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人篮球香港队队员苏嘉铭站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篮球城的场地上,这位30岁的海关工作人员忍不住为这里完善的场地设施和观众的热情点赞,而立之年的他是这支香港队中最年轻的球员。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三人篮球的赛场,像他这样的“30+”的哥哥们正用汗水和热爱诠释着“三十而已,热血不灭”的精神。

群众比赛三人篮球项目决赛阶段于11月13日至17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篮球城开赛,男女各10支共20支队伍在这里同场竞技。这群哥哥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一旦踏上篮球场,他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标签——篮球爱好者,他们依然选择在训练和比赛中全力以赴。

“我是第一次来广州,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场地很大,设备很完善。我非常喜欢广州。”苏嘉铭透露,自己小时候是个“小胖子”,当时为了减肥才开始打篮球。如今他身材匀称壮实,热爱运动,经常健身,篮球成了他不能割舍的爱好。这支香港三人男篮颇有特色,关子谦、苏嘉铭、黄灏汶三位球员都来自香港纪律部队。队友们是赛场上的老熟人,此前在各类赛事中有过数不清的交集。“尽管这次备战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但是我们球员之间的默契毋庸置疑。”香港三人男篮领队林承熹说。
全队平均年龄偏高,香港三人男篮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是体能。不过林承熹对队员们充满信心:“香港三人男篮的队员应该能克服这一困难,因为此前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备战,而且队员们的比赛经验也十分丰富。”果然,他们在赛场上用行动证明,年龄只是数字,热爱可抵岁月悠长。
群众三人篮球比赛报名年龄上限为40岁,这让赛场成为不同年龄段篮球爱好者的汇聚地。刚刚“卡”着年龄上限的郑仁新代表辽宁队出战。一口字正腔圆、发音标准的普通话,让人很容易猜到他的职业,台前他是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台下的他在篮球场上身手矫健突破犀利。“我们从大连西岗区的循环赛一场一场打到了全运会决赛圈。”郑仁新说,他每天都会坚持体能训练、力量训练、球性训练,保持身体状态。
作为中南民族大学的体育教师,36岁的陈佳贺平日肩负着教学和带领校队训练的任务,这次他代表家乡湖北站上了全运会舞台。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他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抓紧和队友合练。陈佳贺坦言:“时间有限是这支队伍最大的挑战。大家工作、生活节奏各不相同,很难凑齐,一周最多合练两次。”现实的不利情况考验着团队的默契程度,不过凭借着对于篮球运动的一腔热爱,大家凝聚力量,克服万难终于来到广州。

在13日的比赛中,初为人父的广东队队员张智渊在家人的助威声中独得13分,技惊四座。“当上爸爸后,训练和比赛的动力都更足了。赛场外,家人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让我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张智渊表示,赛场上的良好发挥离不开家人的无条件支持。
图片来源:上海市体育局、广东篮球GDBA微信公众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