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培养了我,回到家乡执教是感恩,也是回报。”运动生涯末期,李文杰收到了其他省份射击队抛来的橄榄枝,希望他能前去任教,但他都一一回绝,决定留在新疆,为家乡的射击项目发展出一份力。
李文杰今年57岁,出生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1994年,他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46届射击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男子自选小口径步枪60发卧射冠军,取得我国男子步枪项目第一个世界冠军,他也是从新疆走出来的首位世界冠军。
14岁时,李文杰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射击班的第一批队员,从此走上了射击的道路。他运动生涯的突破,伴随着一次次与伤病的对抗。1993年,李文杰查出肝部长了一个7.2厘米×6.5厘米的肿瘤,躺在手术台上时,他听到医生说:“手术后你就安心养病,别想其他的事。”立刻意识到手术康复可能会影响之后的比赛,翻身下了手术台,他说:“我不做手术了,我要比赛。”同年,他在全运会获得一枚铜牌。1996年,距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仅有两个月,肝部不适又让他住进了医院,他再次拒绝了医生的手术建议,坚持完成了奥运会首秀。1999年,李文杰以奥运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00年悉尼奥运会备战名单,但在12月他的肝病再次发作,不得不做介入手术进行临时治疗。医生和队伍善意隐瞒他,告诉他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地,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手术以后腿都软了,48小时才能下地,更别提打比赛了。”因为手术,李文杰没能参加2000年1月的亚洲锦标赛,就此与悉尼奥运会失之交臂。由于身体状况不佳、竞技状态下滑等因素,李文杰告别国家队。
2000年开始,李文杰以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双重身份继续为射击项目奋斗,比赛和训练任务重,他的肝部手术一拖再拖。直到2006年,肿瘤已经长到13厘米,压迫到主动脉血管,他才终于走上手术台。这次手术之后,李文杰彻底和运动员的身份告别,全身心投入到了教练工作中。“第一次奥运会,我因为1环之差没能闯进决赛,第二次奥运会我又因为手术错过,遗憾肯定是有一些,就想着自己带的队员能参加亚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比赛,取得好成绩,也算完成我的心愿。”每天带着这样的愿望踏上训练场,李文杰为队员倾注了加倍的心血。
对于新疆这样的射击项目欠发达地区来说,培养一名亚运会、奥运会选手谈何容易。“我们这边的运动员起步较晚,我带的队员小一点的18、19岁,大一点的26、27岁。前些年我带他们出去比赛,他们刚拿到一些名次时,会跟我表达担忧,说‘你看人家15、16岁就拿冠军了’,我会告诉他们‘你们只是起步晚,不比别人差’。”李文杰说。与浙江等射击项目发展排在前列的省份相比,新疆的项目普及度低也是限制项目发展的原因之一。李文杰等教练员在选材时困难重重,通常只能在二、三十人的范围里挑选队员。不过他告诉记者,新疆的射击项目普及工作正在徐徐展开,今年克拉玛依市推动了激光枪项目进校园,自治区的射击比赛也将激光枪列入了正式比赛项目,这都会大大促进项目的普及推广。“新疆射击项目一定会越来越好。”李文杰充满信心。
在训练场上,李文杰经常告诉队员“做好自己,不要做无用功”,射击是一项“练心”的运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如果队员今天的精力不集中,想东想西,我从表面上也看不出来。”如果他们的精力持续“游走”,李文杰就能敏锐察觉,“我会问他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也从其他队员那里侧面打听一下情况。”既要当好教练,同时还要像父亲一样关心队员,这是李文杰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执教期间,李文杰克服重重困难,教出了青年世界杯冠军、青年世锦赛冠军,队员们在全国比赛中也常有好成绩。
第十五届全运会步手枪射击比赛还有一个多月就将打响,届时李文杰将会带着队员们在全运舞台上展示新疆射击运动员的风采,“希望他们打出自己的水平,抓好过程,结果怎么样不去考虑。”李文杰说。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