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下一条心,世运夺金牌。”这是中国健美操队备战世运会的口号,也是队员们时常激励自己的话。世运会落下帷幕,在本届世运会体操项目19枚金牌的角逐中,中国队获得技巧女子三人、蹦床女子双人同步、跑酷女子自由式、健美操五人操、健美操三人操5个项目的金牌和健美操有氧舞蹈的铜牌,是获得金牌最多的代表队,其中健美操队揽获2金1铜,成为赛场上的亮点。
这支从学校走出的健美操队,队员们有的是同班同学,也有的是因为健美操而相聚,最终在世运会舞台收获幸福的果实。获得三人操和五人操两枚世运会金牌的范思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金牌对于比赛期间正值24岁生日的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生日礼物。范思伟把荣誉归结为“团结的力量”,他说:“我们在赛前做好了最艰苦的准备,大家都在团结一心冲击目标。”
和范思伟一起搭档夺得三人操冠军的王振豪,还有五人操搭档冯蕾、梁文杰、滕浩都是他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的同学。在备战世运会时“白天训练,晚上写论文”成了队员们的日常。健美操队的教练陶乐,同样来自这所学校,对于世运会比赛三人操与五人操项目的编排,陶乐花了很多心思。五人操项目中国队在决赛中上演了一出技术与艺术和情节兼具的精彩表演,作为队中唯一的女选手,冯蕾赛后介绍了这套表演的“剧情”。“我们以消防员救火为主线,展现消防员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把我‘救’了出来。”决赛中的这套动作与队伍今年在世界杯日本站夺冠时使用的是同一套,冯蕾说:“教练组和各位专家老师一直在修改我们的动作,确保裁判和观众尽可能多地看懂成套动作里的故事线,比如范思伟爬云梯从上面跃下来救我,整套表演穿插了很多这样的小剧情,最终能有这样完美的呈现也是团队成果的体现。”
在健美操最后一日的比赛中,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体育教师张庆周身负“艰巨任务”。当晚中国队两场决赛张庆周都要上场,与张庆周搭档参加有氧舞蹈项目的其余7名运动员,滕浩、黄诚开、贺雨舒、陈泓吉、脱姝奕、梁伟俊、许彤都是来自国内各个院校的老师或学生。这支队伍是本届世运会三个项目中年龄跨度最大的,既有第二次征战世运会的老将,也有初登世界舞台的新秀。尽管队员们来自6个不同单位,年龄差异明显,并且还要克服队员兼项带来的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但大家始终积极磨合,在有限时间内精准打磨、高效优化成套动作。“在家门口比赛,当然要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文化。”教练杨小娜说道。这套充满“中国风”的动作设计独具匠心:操化动作中巧妙融入了长拳、太极、咏春等中国武术元素;托举配合则以“飞龙在天”“游龙探海”等为主题进行了精心编排。在整个成套动作的编排过程中,杨小娜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整体框架的构建到细微眼神的雕琢,无不精益求精,只为让世界见证健美操赛场腾飞的“中国龙”。“有氧舞蹈项目铜牌闪金光,由于兼项问题,教练和队员克服的困难要更多更大,他们取得的成绩同样体现了中国健美操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健美操项目负责人说。
在有氧舞蹈的比赛结束后,张庆周需要在21分钟内迅速调整好体能、心理等状态进入三人操的比赛中。“赛前作了各种预案,在两个项目转换期间通过对张庆周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有效的放松调整,让他马上进入到三人操的备战状态中,运动员也非常成熟,结果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健美操队教练周校锋讲道,“除了出战的运动员,成都体育学院的谭春凤医生以及两位队员新余学院的张景山和成都体育学院的周东昊也一直随队训练,时刻为队伍准备着。”
“跳出你的节拍!”世运会上经常能听到中国的健美操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赛场内外向大家宣传这项积极阳光活力的运动项目。“健美操运动具有节奏感强、动作多变、锻炼全面、观赏性高等特点,可以健身、健心、健美。”体操中心健美操项目负责人表示,健美操在培养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