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运会 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8-10    作者:黄心豪

1.jpg

8月2日晚,在深圳举行的“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现场大屏幕通过主屏展示三色粒子和花瓣融合的会徽演化视频、侧屏则呈现粤港澳地标的形式,凸显三地融合主题;粤港澳三地歌手联袂串烧演唱《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当晚,广州、深圳等广东多个城市地标建筑灯光联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主题宣传标语点亮夜空;香港倒计时100天活动现场,“全运100全民共创百万公里大挑战”最后100公里骑行和体育运动嘉年华活动鸣锣开始,市民们踊跃参与;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与各界人士一同开展“迎百日 健步行”活动……

连日来,粤港澳三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大众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全运会氛围。

这将是全运会历史上的崭新一页——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运会,也将是湾区融合的璀璨舞台——“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迎来创新实践,更是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生动写照。

三地三同 协同办赛

十五运会徽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花瓣交叠旋转成同心礼花;吉祥物头顶三色水柱象征粤港澳三地同心同源;火炬“绽放”以“交流融合”和“共同繁荣”为设计理念;设置串联粤港澳的公路自行车赛、横跨深港的马拉松赛两大跨境赛事……

创新粤港澳协同办赛机制,是十五运会的重要使命。

本次十五运会粤港澳三地融合互通,在此前跨境测试赛中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验、封闭运作、无感通关”新模式,总结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成功破解在不同法律体系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难题,为做好十五运会赛事组织开了个好头,也将为未来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积累“全运经验”。

粤港澳三地通过高密度的沟通协商,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包括: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在工作中,粤港澳三地共同探索出了“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的“三地三同”联合办赛模式。

本次十五运会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将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将超3000人,将通过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

目前,比赛场馆焕然一新、配套优化有条不紊、群众体育活动如火如荼……粤港澳三地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各项赛事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人表示,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运会,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水乳交融、共根同心的团结力量,更彰显了国家对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坚定信心。

澳门是首次参与承办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他们将与广东、香港团结协作,一定会为全国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独特、难忘的体育盛会,共同书写“一国两制”下区域合作的崭新篇章。

“我们已经安排好了,11月份,请大家到粤港澳看比赛,品美食!比如,先来广东喝早茶,看游泳比赛,再到香港吃一碗鲜虾云吞面,看击剑比赛,然后到澳门吃几个葡式蛋挞,看乒乓球比赛。如果还不过瘾的话,再来广东宵夜,吃一碗生滚猪杂粥。”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三地联手 湾区同心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6年来,粤港澳三地勠力同心,从“硬联通”“软联通”走向“心联通”,区域内各地协作不断加强、优势不断融合,互联互通成效显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入列全球湾区第一梯队,“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文湾区建设的价值内涵越发引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三地正以十五运会为纽带,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正加速构建“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表示,广东将充分用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入粤观赛旅游的便利度;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游产品,鼓励粤港澳旅行社联合开发“全运主题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全运会的举办也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民心相通,带动‘一程多站’跨境旅游新格局,为大湾区经济发展创造新机遇。”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说。

十五运会三地联动,也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的成立。该研究院共有粤港澳三位院长,分别由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霍启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担任。米银俊表示,研究院将锚定“三大使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耕岭南体育文脉,增强国家意识和弘扬爱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高效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多层次融合生态,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和体育湾区。

在刚结束的十五运会龙舟比赛上,赛事创新采用粤港澳三地选手联合组队模式,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技术融合与文化共融。比赛发令枪响后,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桨手弓身挥臂激浪,鼓点铿锵指挥节奏,三地选手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精神令人动容。这种组队形式不仅提升竞技水平,更成为湾区人文交流的鲜活载体。三地选手同舟竞渡,也成为粤港澳三地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写照。粤港澳联队领队劳剑辉表示:“拿到什么成绩都好、都很高兴,以后也会常来常往,通过全运会纽带、通过龙舟,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各方面的联系。”

大湾区融合发展也体现在青少年交流中。在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交流营上,三地青少年以体会友,同场竞技,共同参观十五运会场地,以“体育+”模式深度链接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的全新体验。大家增进交流,共促成长。

“能看到粤港澳一同承办全运会,我内心非常激动和自豪。”杭州亚运会武术冠军李祎谈及十五运会时,语气满是愉悦。作为澳门著名武术运动员,她曾在十四运会代表澳门出战,并多次与粤港运动员交流合作,是大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李祎认为,十五运会为澳门提供了一个展示体育活力的机遇,澳门也可以学习粤港两地的办赛经验,推动澳门武术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们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的舞台,也是文化、经济的交流平台。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粤港澳三地正携手擦亮“体育湾区”名片,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