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举行。作为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金融助力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户外金融产品和服务分享、案例分享与行业洞察、圆桌讨论等环节,解读最新的户外金融政策和产品信息,分享户外运动企业融资经验,为户外运动产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助力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黄全祥表示,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提振和扩大消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人民银行联合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5月,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养老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其中体育是政策支持的重要领域之一。上述政策举措实施以来,金融部门与体育部门密切,配合推动金融机构结合体育产业发展特点,创新推出特色化、产业化的金融产品,加大对户外运动等体育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与体育总局协同配合,推动金融机构不断丰富户外运动金融资源供给,为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金融环境。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从金融视角分析了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并根据户外运动产业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的变化,对产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王裕雄认为,若想把握户外运动产业中的金融创新要素,首先应高度重视户外运动产业生命初期阶段这一发展周期,在这一周期内,户外运动产业将持续稳健增长,并有一定的稀缺性户外运动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倘若充分利用诸如资产证券化、REITs等金融工具拓展户外运动产业融资渠道,可实现金融对于户外运动产业的有效助力。
平安产险总部团体客户部产品负责人宁艳莉分享了平安对户外运动产业安全洞察以及共筑户外产业平安生态的经验。她指出,在极具发展潜力的户外运动产业领域存在保险覆盖不足、救援能力参差等安全痛点。针对户外运动领域的风险,平安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建立全生命周期、定制化风险保障体系,从事后赔付转变事前守护。首创“防、救、用、赔”全旅程风险守护模式,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安全服务。宁艳莉介绍,户外产业群体的不同需求,平安在户外运动领域的安全保障主要集中在产业的四类角色,包括户外用品制造者、户外场地运营方、活动赛事组织方及户外出行爱好者。针对这四种群体,平安针对群体特性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方案。

中信证券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债务融资业务线REITs组组长、高级副总裁徐洪晓介绍了当前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政策动态、交易结构以及应用行业范围。基础设施公募REITs作为时代背景下盘活存量资产、拉动有效投资的标准化金融工具,是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的重大创新,也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徐洪晓对当前基础设施公募REITs推动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务实建议,包括加强对REITs工具的宣讲交流,增强业界了解程度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体育经济处处长张颢分享了全国首家健康运动产业主题银行运营的成效与经验。广西以金融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率先创建了全国首家健康运动产业主题银行,构建政策引导、金融赋能、产业协同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广西体育局与广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性提出“机构共建、产品共研、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明确在体育产业专属网点、信贷产品、赛事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并于2021年创建全国首家健康运动产业主题银行,以“体享贷”“固体贷”“赛事贷”和“稳体贷”等“四大贷种”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服务方式从“被动响应”向“前置介入”转变,建立体育市场主体数据库,实时更新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截至目前已经主动服务780多家体育市场主体。同时通过开设体育产业金融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实现贷款申请、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一站式”办理。这种“沉浸式”特色服务不仅极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更成功打造了地方体育产业的资源整合枢纽,实现了从单一信贷服务向体育全产业链赋能的创新转变。
凯兴资本合伙人辛颖以“投资人眼中的优质户外运动产业投资标的”为主题,指出户外运动是体育产业中的“大户”,并且具有很强的韧性。他认为目前中国居民户外运动渗透率为23%左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应该高度关注户外运动中的青少年群体的消费,他们极有可能决定着未来的产业动向。他同时提到,户外运动产业的表层是消费,底层是文化——文化意味着生活方式,意味着深入骨髓的精神影响,这种“影响”最好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对某项运动产生热爱后,未来真正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只是少数,但他们却极有可能成长为这项运动及其相关产品的忠实消费者。这种消费不仅限于运动本身,更涵盖了自幼熟悉的运动品牌。这种代际间逐渐累积的品牌认同将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例如那些传承两代人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便是这种品牌势能的生动体现。
相关附件